从“八一”南昌起义到新中国建立,我军可谓是将星璀璨,无数人前赴后继的为革命献身,而在这多如星云一般的战史中,十大元帅的战绩和地位都非同一般。
虽说有10位人选,但在毛主席的口中,只有三位被他称为“老总”。
这并非是后此碧波,而是这三位元帅贡献特殊。
那这三位元帅是谁呢?
![]()
井冈山上的"红军之父"
1928年4月,井冈山上的春意正浓。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从此"朱毛红军"成为革命旗帜。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与毛泽东共同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
这位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职业军人,以其丰富的作战经验为红军早期军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4年长征途中,朱德既是红军总司令,更是各方力量的调和者。
![]()
当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时,朱德义正辞严地表示:"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关系。"
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投下了关键一票。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虽坐镇延安,却运筹帷幄,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战场沉重打击日寇。毛主席曾动情地说:"朱毛不可分,没有朱,哪有毛。"
![]()
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彭德怀指挥部队击溃尾追的国民党骑兵部队后,毛泽东即兴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位平江起义的领导者,以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毛主席最信赖的战将之一。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0万大军直扑延安。彭德怀主动请缨,指挥西北野战军2万余人开展保卫战。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采取"蘑菇战术"与敌周旋,最终不仅成功掩护党中央转移,更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
![]()
朝鲜战争爆发后,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他指挥部队连续发动五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毛主席称赞他:"彭老总打仗,勇猛中有精细。"
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老总
1916年,20岁的贺龙用两把菜刀夺取芭茅溪盐局枪支,组织农民武装。
这位性格豪爽的湘西汉子,在旧军队中已官至军长,却毅然选择跟随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
![]()
1927年南昌起义时,贺龙担任起义军总指挥。起义部队南下途中,他在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曾回忆:"贺龙同志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
毛主席对贺龙的评价,核心在于“忠诚”二字。在革命前途未卜之时,贺龙对前来联络的周恩来说:“党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绝对服从,让毛主席和党中央将他视为完全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尽管贺龙入党时间相对较晚,但他一旦认定了共产主义道路,其忠诚便坚如磐石。
![]()
长征途中,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跨越千山万水。
当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企图分裂党中央时,贺龙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抗日战争时期,他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指挥120师在雁门关等地重创日军。
毛主席评价贺龙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解放战争时期,贺龙顾全大局,将一手带出的部队交给彭德怀指挥,自己专心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这种坦荡胸怀,正是"老总"风范的生动体现。
![]()
"老总"称谓的历史深意
毛主席对这三位元帅的特殊称呼,体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在革命战争年代,部队多是各自带着武装参加革命。朱德带来南昌起义部队,彭德怀带来平江起义部队,贺龙带来湘西革命武装。
他们不是"光杆司令",而是带着资本入股革命的。
更重要的是,三位元帅都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刻表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
![]()
朱德在南昌起义失败后重整队伍,彭德怀在井冈山时期就与朱德、毛泽东并肩作战,贺龙在共产党最困难时毅然入党。
这种在关键时刻的坚定选择,赢得了毛主席和全党同志的特别尊重。
三位"老总"虽已逝去,但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存。
朱德"革命到底"的誓言,彭德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贺龙"对党忠诚"的品格,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前行。
正如毛主席所说:"他们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功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