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供给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广德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把好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的“第一关口”,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菜篮子”安全。
时下,正值冬季蔬菜瓜果大量上市之际,购销量大、消费旺盛,也是风险集中、问题易发多发时期。为更好地守护居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德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走进广德市誓节镇胜利村永胜蔬果家庭农场,各色蔬菜瓜果长势正旺,一排排青菜鲜嫩欲滴,一根根茄子饱满修长,一个个南瓜色泽诱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监督抽查程序,对这些即将上市的蔬菜——进行取样、编码、封样,一步步流程井然有序。抽检过程中,执法人员还积极向农业经营主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指导他们科学选药、合理用药,按要求做好农事生产记录,逐步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
“执法大队定期上门监测,对我们农业经营主体来说,既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促进。”永胜蔬果家庭农场负责人王胜国表示,“监测合格了,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消费者也买得更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政府指导,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本次监测重点聚焦当季时令蔬菜和水果的药残风险。连日来,执法大队共对全市12家生产主体随机抽样青菜、辣椒、黄瓜、茄子、猕猴桃等多种蔬果,累计开展28个批次样本的风险监测。所有样本将送往专业机构检测农药残留等项目,目前检验结果正在分析中。每一份样本在通过检测后,都将获得一张“承诺达标合格证”——这不仅是上市流通的“身份证”,更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庄严承诺。“所有检测结果我们会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一旦发现有不合格产品,我们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市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彭大勇队长介绍,从检测、公示到处理,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已然形成,让安全“看得见”,让承诺“摸得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以来,为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市农业农村局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共完成上级监测任务51批次;本级监测任务580批次。累计快检种植业产品 16116份,畜禽产品1787份,水产品877份,经检测合格率达99.8%;其中重点问题农产品“七条鱼”速测448批次,豇豆9批次,芹菜30批次,辣椒389批次。
数据背后,是坚实的守护。“‘菜篮子’装着‘大民生’。守护群众‘菜篮子’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党委孔祥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检测力度、拓宽监测范围、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用更严格的标准、更精准的检测、更扎实的举措,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源头关。”(刁慧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