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宣城郎溪:筑牢“未病”防线 激活治理动能

0
分享至

精准识病强根基,筑牢问题发现第一道防线。“治未病”的核心是“防患于未然”,前提是精准识别潜在问题。今年3月以来,宣城郎溪建平镇构建起全方位、常态化的民意倾听机制。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四下基层”,通过“走下去访企入村+请上来座谈纳谏”相结合,镇党委召开2次征求意见会,镇村两级累计征集意见建议77条;深入开展“办实事、解难题”大走访,对收集的295个问题建立“三问三办+清单+闭环”机制,182个问题实现立行立改;依托1690场“小板凳会议”,将民意汇总为“十大十小”民生台账,由镇纪委督办,确保问题不遗漏、响应不拖延。

系统施治开良方,构建全域治理多维防护网。在精准识病的基础上,建平镇围绕“预防、服务、发展、凝聚”四轮驱动,开出四张“处方”,推动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推行“三公开”“村民议事日”制度,组建9支老党员、乡贤组成的“未病调解队”,试点以来9个村信访量同比下降1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建立“村级即办、镇级协办、县级联办”分级机制,已办结民生大事46件、小事837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以党建为引领推广多元产业模式,培育湘莲、优质大米、羽衣甘蓝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运营“村咖”创业平台,吸引青年返乡扎根,有效缓解乡村“空心化”问题。

聚力见效提质效,转化治理优势为发展动能。建平镇坚持“镇村一体、以镇带村”,成立矛盾预防化解、民生服务保障、产业发展赋能、青年人才凝聚四大工作专班,每月调度、对口指导村级项目。从南山村的机耕路修缮,到张钱村“惜有香莲”、大杨村“溪有大米”、南东村羽衣甘蓝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治未病”理念已转化为“一村一品”的治理成效,让治理优势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

最好的治理,是让问题不发生;最大的政绩,是让群众更满意。建平镇以“治未病”理念为抓手,用前瞻性视野和务实举措,为乡村振兴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与暖心的“连心桥”,让基层治理既有破解难题的力度,更有贴近民心的温度,为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宗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8599文章数 2007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