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通讯
2025年11月19日
海创会
前沿速递 人工智能篇
![]()
用技术革新 筑未来新篇
![]()
1
北大团队开发“AI-牛顿”,自主发现物理定律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人工智能牛顿”(AI-Newton)的系统。这是一个概念驱动的发现系统,在无需监督或先验物理知识的情况下,该系统能从原始数据自主推导出关键的物理原理,例如描述力和质量对加速度影响的牛顿第二定律。这一成果标志着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科学发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研究已于近期在线发表于预印本文库arXiv上。
2
单次光传播完成复杂张量计算,向通用AI硬件研制迈出重要一步
11月14日,据《自然·光子学》杂志报道,芬兰阿尔托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利用单次光传播完成复杂张量运算,实现以光速完成深度学习中的关键计算步骤。这是向通用人工智能(AI)硬件研制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为突破现有计算平台的性能瓶颈提供了全新解决路径。
3
阿里官宣:千问App正式上线公测,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当天,千问App公测版上线,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据透露,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4
马斯克 xAI 发布 Grok 4.1:性能全面升级,免费向全球开放
当地时间11月17日,埃隆・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式发布最新AI模型Grok4.1,已面向grok.com、X 平台及 iOS/Android 应用的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官方宣称,新版本在创意表达、情感互动和协同交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并且出现幻觉的概率仅为此前模型的三分之一。
5
AI科学家Kosmos亮相,12小时完成人类半年科研任务
11月17日,非营利研究机构 FutureHouse发布AI科研系统Kosmos,单次12小时运行即可阅读 1500 篇论文、生成并执行 4.2 万行分析代码,输出可溯源报告,工作量相当于人类团队半年产出。系统基于结构化世界模型,在超1000 万token上下文中保持逻辑连贯,已在神经科学、材料学等领域完成 7 项发现,其中4项为首次报道。
6
谷歌推出Gemini3,上线首日即接入搜索体系
11月19日,Alphabet旗下谷歌(Google)发布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emini3,并从发布当天起将其部署至谷歌搜索的AI模式、Gemini应用、API接口、VertexAI等核心产品。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公司博客中将其描述为“我们最智能的模型”。
来源:环球科学、科技日报、青岛日报、网易科技、第一财经、腾讯科技等
编辑:詹宇清
初审:陈晨
终审:许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