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图片由AI生成
“智能拍摄”成行业新宠?
最近,智能拍摄硬件成了创业圈最火热的赛道之一。
10 月底,前小米副总裁马骥成立的智能拍摄创企完成 27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他们的首款产品,正在开发中。而就在前两天,深圳一家名为 Inspire Curve 的创企设计出的 AI 概念相机,获得了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 iF 设计奖。
从媒体报道给出的信息看,两款产品的共通之处是将 AI 生图模型引入拍摄过程,让用户在 AI 的帮助下,一键“出片”。虽均未有成熟产品问世,但明显的信号是,各生图模型在软件层面持续火热的同时,有不少创业者将脑筋动到了拍摄硬件上,希望用 AI 给用户更便捷、高效的拍摄体验。
![]()
而在国内创业圈纷纷入局智能拍摄硬件的同时,海外已经有类似产品开启众筹了,来自英国的创企 Camera Intelligence 近期推出了一款搭载了 Nano Banana 模型的智能拍摄硬件 Caira Camera,根据官方说法,Caira 是“全球首款搭载生图模型的可换镜头无反相机”,该产品于 10 月 30 日开启众筹, 15 天内众筹额达到 41.7 万美元。除此之外,凭借这款产品,Camera Intelligence 还完成了 200 万美元左右的种子轮融资。
![]()
国内外的创业者同时盯上了“AI 智能拍摄”硬件赛道,且都在产品尚未面世时就获得了融资支持,这也能明显地看出创业者和资本对“AI+拍摄硬件”潜力的肯定,而端出的第一盘菜 Caira Camera,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有市场呢?
一、相机的拍摄质量、手机的便捷程度,Caira 的切入点很取巧
虽然各大媒体都把 Caira 定义为相机,但严格意义上来说 Caira 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相机。与我们此前观察过的 XbotGo 的前两代产品一样,Caira Camera 也走的是“硬件+手机”组合的路径。
硬件作为一个“拍摄模块”,主要包含镜头、传感器模块、影像处理芯片等,而手机则主要承担“屏幕+控制器”的任务,参数调节、按快门、后期修图等操作会在手机上完成。( 对 XbotGO 感兴趣的读者,可阅读选题《在美国陪孩子踢足球,我找到一个年营收千万的商机 | 对话创始人》)
![]()
与架构类似,Caira Camera 的定位也介于相机和手机之间,成像能力强于手机,而相比相机又有更“便携”的 buff,此外,还能打通同一台设备“拍摄-编辑-发布”的流程。
而在 AI 介入方面,Caira 在拍摄阶段就会引入 AI 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帮助用户拍出更好看的照片,与“重成像、轻算法”的相机打出差异,但算法并不会像手机那样深度的介入,仍给用户保留很大的自由空间。
![]()
注 1:MFT 是由奥林巴斯和松下 2008年推出的相机系统,传感器尺寸(与成像能力成正比)为 17.3*13 毫米,是全画幅数码相机的 3/4,是全球首个针对“无反相机”的传感器及镜头卡口系统,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入门、中端无反相机
硬件部分,Caira 采用索尼 MFT 传感器及可更换镜头的卡口设计,整个拍摄模块会通过 MagSafe 吸附在 iPhone 上,所以,Caira 目前仅适用于支持 MagSafe 的 iPhone 系列机型。操作层面,拍摄模块将通过 App 与手机连接,用户就可以在手机 App 中完成拍摄流程了。
![]()
根据现有信息对 MFT 无反、全画幅无反、智能手机的对比,传感器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好|图片来源:ChatGPT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相机参数,但是从选择 MFT 系统来看,Caira 追求是比手机拍摄的成像质量更强,可更换镜头的设计也能让 Caira 能适应更多拍摄场景(长焦、微距等)。而没有使用更高标准的传感器和卡口,则考虑到轻量化与成本问题。
![]()
Caira 手机操控界面|图片来源:YouTube
因而,这样的组合有两个好处,一是相比传统无反相机,Caira 可以省去显示屏、取景器、实体按键等模块,减少机身的尺寸、重量,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手机 App 的设计也更加贴近手机相机的操作方式,减少了用户的学习门槛,在拍摄完成之后,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修图(下文讨论),并在社媒上发布照片,达到同一台设备“即拍、即修、即发”的效果。
AI 模型方面,Caira 搭载的 Nano Banana 会在拍摄时对照片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和增强,算法介入程度介于手机、相机之间。拍摄完成之后,用户还可以直接在 App 中直接调用模型对产品进行“AI 修图”。
拍摄过程中,相机会先通过镜头与传感器捕捉画面,再通过 AI 进行细节优化和补足。比如在弱光条件下,AI 会识别噪点区域进行去噪处理,拍摄运动物体时,AI 也会预测物体移动方向,提前调整对焦及画面比例。
相比普通无反相机的算法,仅做自动对焦/曝光、场景识别、降噪等“被动优化”的做法,Caira 的 AI 处理算是更“主动”一些,但相比手机“算法深度参与拍摄的各个步骤,以补足硬件缺陷”的思路,Caira 的算法干预又更“克制”,给创作者更大的表达空间。
![]()
![]()
Caira App 中的后期处理界面,按红框中的按钮就可以直接开始处理 (上图),添加项链的效果 (下图)|图片来源:YouTube
而在后期修图时,AI 的参与就很“明目张胆”了。在 App 中,用户不仅可以完成加滤镜等简单修图,还可以通过大模型完成添加/删除特定元素、美颜、白天变黑夜等复杂后期处理,比如在宣传视频中,官方就演示了为图中人物添加项链的操作,至少从视频看,操作简单,效果也很自然。根据创始人的说法,目前 Caira Camera 仍是通过调用 Nano Banana 的 API 来进行处理的,但不排除未来会在相机中内置 AI 芯片,承担一定推理任务。
总体而言,从产品设计与差异点上来说,Caira Camera 兼具手机和相机的优点,在拍摄效果和拍摄体验上都能够带来一些差异,但是,这些差异点是否足以让 Caira 切入市场,则是另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了。
二、正式版售价近 1000 美金,到底谁需要这个“相机挂件”?
根据目前报道中给出的信息,Caira Camera 众筹期间早鸟价为 700 美元左右,正式版预计售价为 995 美元,售价相当于下图”基础进阶”相机,那么 Caira 能够符合这类相机受众群体的需求,并且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拍摄体验吗?
![]()
上图中价格均为人民币|图片来源:抖音 长治联创-索尼
![]()
购买相机的用户可以细分为入门、基础、中级三类。入门级用户主要是从手机升级到相机,或者由于社媒创作需要更好画质的人群,这类人群往往对相机的重量、体积都有要求,也更要求即拍即得的效果,并不追求相机带来的手动控制体验。
而相比入门级用户,基础级用户会更看重换镜头、手动控制等,以及更好玩、更个性化/风格化的拍摄效果,也有部分这一层级的用户开始使用 RAW 格式拍摄,并通过 Adobe Lightroom 等 App 的后期编辑。而以专业社媒创作者和摄影发烧友为代表的中端用户,则会更看重手动拍摄功能,更不希望算法的介入来影响创作。
而结合 Caira Camera 的价格与设计思路看,开发者是希望通过“手机+拍摄模块”的架构与 AI 的参与,提升基础级别的用户的拍摄体验来切入市场。
首先从硬件能力来看,“MFT+可换镜头设计”是基础级相机的标配,而 AI 的介入也能从另一方面提升拍摄整体效果,在硬实力方面 Caira 能够过关;从工作流提效来看,相比入门用户,基础级用户基本会走完“拍摄-修图-发布”的整个工作流,又不会像中端用户频繁使用 PC 修图,Caira 一部手机基本能解决问题、无需更换设备的思路,能够缩短此前“相机拍摄-手机修图、发布”的流程,提升效率。
而 AI 介入方面,基础级用户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 AI 介入,而 Caira 对 AI 介入也比较克制,能够保留用户的自主权。而在后期方面,在注重效率的旅拍、自媒体等场景下,AI 修图能显著提升效率,而免费使用 Nano Banana 等先进修图模型,也能成为卖点之一,上文提到 Caira 是通过 API 的方式引入 AI 模型的,未来如果有效果更好的模型出现,Caira 也能快速跟进,持续保持竞争力。
分析下来,对于购买 1000-1500 美元(7 千-1 万元人民币)相机的用户来说,Caira 的硬实力不差,还有“即拍、即修、即发”、AI 增强、轻巧便携等差异点,对这部分用户有强大吸引力。
三、写在最后
在生图模型快速迭代的当下,电商作图、平面设计的传统逻辑和流程都被深刻改变了,但在硬件层面,尤其是已经相对成熟的相机品类,能够靠搭载生图模型做出一些差异化,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而目前 Caira 在 Kickstarter 上的众筹期已过了一半,41 万美金的众筹额已经显著高于前代产品 Alice Camera(Camera Intelligence 在 2021 年开发),但相比 Arsenal 2(2020 年)等几百万美元量级的爆款众筹仍有显著差距,算是赛道中上水平,这么看来,将 AI 模型融合进拍摄硬件的思路,能够获得部分用户的青睐,但能否成为爆款,甚至去分传统相机的蛋糕,可能仍需市场验证。
数据来自SimilarWeb、点点数据、Semrush、广大大等三方平台,可能与真实数据中存在一定误差,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