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等到了,10船美国大豆将发往中国,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打开天窗说亮话,称中美关系不能进一步退半步。
那么,中国采购美国大豆,对特朗普影响多大?谢锋大使的话又有何深意?
![]()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突然跳涨3.2%,创下17个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进口商终于出手,从美国购入了7到10船大豆,部分将在明年1月装运,其余则计划在明年6月或更晚出发。
要理解这10船大豆的分量,得先看看中美大豆贸易这盘棋的基本盘。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的需求量占全球贸易量的六成以上,而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大豆进口的重要来源地。
但在2025年贸易摩擦最激烈的时期,中方暂停了美国大豆采购,这一停就让美国农业圈炸开了锅。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预估约1.17亿吨,出口预估却只有4960万吨,比前一年大幅下降。
![]()
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前八个月仅约593万吨,连2024年同期2680万吨的零头都不到。
这种下滑直接砸在了美国农民的饭碗上。往年收获季前大部分豆农都能拿到确认订单,2025年却普遍面临价格下跌、订单不足的困境。
不少农民只能把收获的大豆囤积在谷仓里,等着市场好转,还有人因为现金流不足被迫低价卖货,眼睁睁看着亏本。
![]()
更麻烦的是,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美大豆种植面积比前一年减少了约3%,这意味着农民已经用脚投票,开始调整种植结构来规避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恢复大豆采购对特朗普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要知道,农业州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2024年大选时他能拿下艾奥瓦、伊利诺伊等关键农业州,离不开农民群体的支持。
![]()
如今距离中期选举仅剩一年,地方选举刚遭遇重挫的共和党正急需提振士气,这10船大豆带来的不仅是市场信心,更是政治信心。
11月14日特朗普在记者面前迫不及待地宣布"中方正在采购大豆",还预测采购可能在明年春季前开始。
![]()
这番话一出口,芝加哥期货市场就先有了反应,美国农业部部长罗林斯也赶紧在福克斯商业频道跟进,确认"采购工作正在推进",这种默契的表态背后,是特朗普团队对农业州选票的迫切需求。
不过仔细看美国农业部11月17日修正的出口数据,会发现事情并没有特朗普说得那么乐观。
![]()
在总共120万吨大豆销售中,只有23.2万吨运往中国,比上周公布的33.2万吨还少了10万吨,更关键的是还有10万吨大豆订单被取消, USDA同时下调了出口和产量预期。
这说明中方的采购是"逐步进行"而非"大规模启动",更像是一种试探性的善意释放,而非全面回暖。
![]()
这种谨慎不难理解,毕竟过去几年中美贸易谈判反复拉扯的情况太多了,今天达成的共识明天可能就变卦,中方不得不留一手。
也正是这种"反复折腾"的背景,让谢锋大使的讲话显得格外有分量。
11月中旬,谢锋在香港出席论坛时明确指出,两国关系的积极势头来之不易,必须避免反复和折腾,"不能进一步、退半步",更不能"进一步、退两步"。
![]()
这句话直指中美关系的痛点,2023年以来,双方好不容易在经贸、气候等领域建立的合作机制,多次因为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而中断,这种"进两步退三步"的节奏让企业无所适从,也消耗了双方的政治互信。
谢锋强调的三点要求更是把中方的立场摆得明明白白:元首共识必须执行,合作必须扩大,人文交流必须恢复。
这三点恰好对应了当前中美关系的关键症结。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时,已经就恢复农产品贸易等议题达成共识,现在中方用大豆采购兑现了部分承诺,自然希望美方也能把共识落到实处。
![]()
合作扩大则意味着不能只盯着大豆这一项,要在更多领域打开合作空间,而人文交流恢复更是为经贸合作搭建民意基础,毕竟民间互动少了,误解和猜忌就容易滋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谢锋提到"应该避免人为制造新的障碍",这句话显然有所指。
2025年以来,美方在半导体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等领域动作不断,甚至试图推动盟友组建"技术联盟"孤立中国,这些"人为障碍"正是中美合作的最大绊脚石。
![]()
中方选择在恢复大豆采购的节点上放出这句话,就是要明确传递一个信号:善意是相互的,中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美方不能一边享受着农产品出口的红利,一边在其他领域继续设置障碍,这种"双重标准"行不通。
其实说到底,这10船大豆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贸易本身,它更像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风向标"。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这既是稳定农业票仓的政治筹码,也是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的经济手段;对中国而言,这是释放合作善意的具体行动,更是测试美方合作诚意的"试金石"。
![]()
芝加哥期货市场的上涨只是短期反应,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美方会不会按照元首共识推进后续合作?会不会停止制造新的贸易障碍?这些问题的答案,才决定着中美经贸关系能否真正走出"反复拉扯"的怪圈。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从来不是"零和博弈"。
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既能缓解中国的蛋白供应压力,也能让美国农民获得稳定收入,这种双赢的合作本就不该被政治因素干扰。
![]()
谢锋大使的讲话其实是在提醒双方:当前的稳定势头来之不易,别让来之不易的"进一步",再因为不必要的折腾退回"半步"甚至"两步"。
如果美方能够拿出相应的诚意,取消不合理的关税壁垒,扩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双方完全可以在农产品之外,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开辟新的合作空间。
但如果美方继续"说一套做一套",一边要大豆订单,一边搞技术封锁,那这10船大豆带来的积极势头恐怕难以持续。
参考资料:
“中国已下单,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创17个月以来新高”——观察者网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中美关系要防止折腾反复、避免横生枝节,不能进一步退半步,甚至进一步退两步——东南早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