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诸暨,市民赵先生在一家名为“老婆大人”的零食店购买了一袋“钱家香烤翅根”,食用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为了证实产品存在问题,他在首次食用不适后,选择再次品尝同一包已开封且冷藏多日的食品,并因此前往医院就诊。
![]()
九月末,赵先生在这家零食店进行了购物,10月13日,他首次食用该款烤翅根,当时并未察觉异常,次日打开第二包时,他闻到了明显的异常气味,尽管有所疑虑,他还是尝试了几口,随后通过与另一包产品对比,确认气味确实不对。
![]()
大约一小时后,他出现了恶心、反胃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过自行休息,症状有所缓解,他当时没有立即就医,赵先生随后与门店进行了沟通,店方最初提出了两百元的补偿方案,但赵先生认为这未能充分覆盖其健康受损的代价。
![]()
赵先生注意到另一包同款产品存在包装漏气问题,虽然产品仍在标注的保质期内,但内包装与食品已经出现分离,他将此情况连同自身遭遇一并反馈给生产厂家,长兴晨旭食品有限公司。
![]()
与厂家历时数日的沟通并不顺畅,厂方代表多次强调,缺乏能够直接证明其产品存在质量缺陷的证据,仅愿意将补偿金额提高至三百元,这种僵局,促使赵先生采取了一个非常规的举动。
![]()
为了建立食用行为与健康损害之间的直接关联,赵先生保留了10月14日开封后一直冷藏的那包问题食品,10月27日上午,他空腹再次食用了少量该食品,约一小时后,类似的恶心、腹泻症状再次出现,这次他直接前往诸暨市中医院就医,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显示,他患有急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和腹腔感染。
即便有了此次就医记录,厂家代表在接受采访时仍对事件的根本原因持保留态度,其生产负责人表示,公司的生产流程严格规范,同批次产品的留样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
对于消费者提到的“异味”和“漏气”现象,该负责人分析,这些情况可能在运输、仓储或后续流转环节中因处置不当而产生,未必能直接归咎于生产过程,他同时坦言,对赵先生再次食用存疑食品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但出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考虑,愿意提供一定补偿。
此事件经地方媒体报道后,取得了新的进展,据赵先生后续反馈,厂家已与他达成和解协议,一次性赔偿其医疗费及误工费等损失共计850元。
![]()
看了绍兴赵先生为了维权,不惜两次吃下问题烤翅根的新闻,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大哥是个狠人,但真没必要啊!身体是自己的,厂家不信,就该直接找市场监管局去检测,哪能自己再吃一遍证明?”
“留样合格只能说明批次可能没问题,但不代表每一包都没问题,包装都漏气了,厂家首先应该想是不是自己的封装环节有瑕疵,而不是先怀疑消费者。”
“普通消费者买到问题商品,想维权真的太难了,检测费用高、流程长,很多人只能吃哑巴亏,赵先生虽然方法不可取,但也是被‘逼上梁山’了,希望这个事儿能推动商家更重视消费者的初次投诉。”
“看来还是媒体曝光最管用啊!”
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是认同赵先生这种“硬刚”到底的方式,还是会有其他更理性、更有效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
信源:潇湘晨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