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根玉米,两条人命!陕西榆林一女子发现亲姑姑在偷玉米,便拍下了视频想要留证据,却被姑父持木棍打死。邻居发现她遇害后,打电话通知其丈夫时,也惨遭毒手。这起因偷玉米引发的2死血案,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2024年5月27日,陕西榆林靖边县乔沟湾村的晨光里,一场因几穗玉米而起的惨剧骤然发生。
55岁农妇姬某利在自家储草坑旁劳作时,撞见75岁的亲姑姑姬某娥正在偷窃自家玉米。
![]()
姑姑姬某娥的偷窃并非偶然,事发前数日乃至一周,她每天都会潜入自家偷玉米,只是此前从未被当场撞破。
姬某利于是拿出手机拍摄取证,不料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对方。两人发生口角后,姬某娥回家叫来丈夫王某飞,后者手持粗木棍直奔姬国利,朝着她的头部连续猛击数十下,致其当场身亡。
![]()
更令人痛心的是,邻居陈大叔发现惨案后试图打电话告知姬某利丈夫,竟也遭到王某飞用同一木棍击杀,两条生命瞬间消逝在亲情与暴力的漩涡中。
随后,姬某利的儿子赶到现场后报警,两个小时后,警方迅速抓获凶手王某飞。
![]()
而涉嫌教唆的姬某娥因年满75岁、偷盗金额未达刑事标准,仅受行政处罚,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依旧在村里生活。
这一结果引发死者家属强烈不满,认为姬某娥不止一次地偷,事发前是天天来偷,也应该为偷盗行为买单。况且这起惨案的导火索就是姬某娥的偷玉米行为,她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她教唆,王某飞不可能对他们母亲动手,姬某娥应该属于教唆犯罪。
![]()
有法律人士认为,年龄仅影响量刑从宽(如不适用死刑),非免责依据。因此,“高龄不该成为免责挡箭牌”。若教唆成立,需承担故意杀人罪责;若长期偷盗属实,应追盗窃罪责。
不过构成教唆犯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教唆人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二是实施了教唆行为;三是被教唆人实施了与教唆内容相符的犯罪行为。
虽然姬某娥当时叫来了丈夫王某飞,但并不等同于她教唆王某飞去杀 人。
姬某利家人如果要追究姬某娥的法律责任,就要拿出切实有效的证据,证明姬某娥有让王某飞杀害姬某利和陈某的故意和行为。
![]()
2025年6月20日,榆林中院开庭审理此案,王某飞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起诉,但尚未宣判,家属期盼法律能还逝者公道。
姬某利与姬某娥既是娘家亲姑侄,又是婆家姻亲(姬国利丈夫与王某飞为表兄弟),两家相邻居住30余年,姬国利曾长期照顾姑姑一家。没想到因为几根玉米反目为仇,瞬间夺走两条鲜活生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令人唏嘘。
![]()
夕阳下,乔沟湾村的玉米地又恢复了平静,可有些伤痛,却像地里的泥土一样,永远留在了那里,提醒着人们:一时的贪念和冲动,能毁掉的,是三个家庭一辈子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