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于2025年6月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明确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培育智能工厂,以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系统性变革。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渗透率已达68%,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67.7%(2025年上半年数据)。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智能制造已在各行各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机械重工到计算机软件,从新能源到半导体集成电路,各行各业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人才缺口约450万人。
人才缺口的背后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飞速发展。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采集的数据显示,智能制造工程师类职位占招聘总数近四成,成为最热门岗位之一。
这些岗位不仅需求旺盛,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近七成招聘职位开出万元以上月薪,部分高级职位月薪更超过3万元。
然而,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优路教育顺应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前瞻性地布局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项目,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依托20年职教领域的教研积累和资源沉淀,优路教育组建了智能制造专业教研团队,开设了涵盖工业机器人、PLC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等核心模块的系列课程。截至目前,优路教育已成功举办40多期智能制造培训班,培养并输出了大批智能制造技能人才,有效填补行业人才空缺,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在教学实践中,优路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打造了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闭环生态链。一方面,课程设置紧跟产业前沿,内容涵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PLC控制系统开发、智能生产线运维等,使学员掌握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能。另一方面,优路教育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配备工业级机器人、PLC控制柜、智能产线模拟平台等设备,构建高度仿真的工厂生产环境。学员在实训基地中可以完成从设计、编程到生产线操作维护的全流程实践训练,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优路教育还创新教学模式,实行“三师带学”,即由讲师、教练和就业导师共同指导学员:讲师负责理论授课,教练负责实操训练,导师负责就业规划,帮助学员实现从技能学习到岗位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理论+实操+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能够确保学员毕业即能上岗,快速成长为企业所需的智能制造工程师。凭借扎实的培养成效,优路教育智能制造项目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被誉为“破解智能制造人才困局”的有效探索。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
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已成为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优路教育将继续深化“理论+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员能力提升为核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