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钟楚曦拿了《好东西》的最佳女配,台上声声哽咽眼泪却迟迟没落下,有人打趣“这段比戏里演得好”;另一边是宋佳,出道二十多年、实力在线,按理说拿“影后”不稀奇,偏偏这次一落槌就被扣“水奖”的帽子。你说气不气人?我当时边刷热搜边嗑瓜子,嘴上还嘀咕一句:这届金鸡,怎么又把自己送上风口了。
![]()
把时间拨回到第38届金鸡奖当晚。红毯那会儿,大家都挺兴奋,结果名单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钟楚曦拿下最佳女配,压过了蒋勤勤和惠英红这种稳稳的实力派。上台那刻,她的状态是有戏剧张力的:嗓子发紧、话说一半、情绪拎着走,就是眼泪不肯出来。弹幕飞得密,我记了两句——“这段比戏里演得好”“你看她呼吸都在设计里”。说句心里话,不少人对她这些年影视上的突破感受不强,这次突然跃上台面,难免生出不解。
镜头一转,宋佳。她是那种你很难挑剔的演员,手里奖杯也不止一个了。要说这次“影后”,从实力维度看不违和,但尴尬就尴尬在对手——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那种自然、拧巴、却不端着的劲儿,很多观众是真被打动了。大家对比两部作品的角色完成度,嘴上念叨一句“咏梅更让人信”,宋佳拿奖就显得有点不被心服。再叠加“二摘”这个点,圈里默认难度不低,换个人恐怕会被卡得更紧,结果到了宋佳这儿顺顺当当,质疑就更密了。
![]()
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把时间轴再拉长点看。金鸡的争议不是今天才蹦出来的“新瓜”。当年宋佳凭《萧红》拿“影后”,那会儿章子怡的“宫二”在《一代宗师》里走到哪儿都是标杆,金马、金像都给了她极高的认可。观众直接懵了:审美是不是太偏文艺小众?《萧红》的受众面与影响力确实没法跟《一代宗师》去比,这颗“看不懂”的种子,其实那时就埋下了。
去年的风波更大。李庚希凭《我们一起摇太阳》拿“影后”,竞争里站着马丽的《第二十条》、张子枫的《穿过月亮的旅行》,一个严肃喜剧爆发力十足,一个稳定发挥口碑不差。现场有人情绪上来喊了“黑幕”,网络上更是一片问号“到底看什么标准”。这两年再看提名阶段的“折戟”:《酱园弄》里,章子怡那个被压着活的女性拼命破土,演到骨头缝里;杨幂整个人往里收的那股狠劲儿;赵丽颖戏份不多但有存在感。结果呢?提名阶段就没能上榜。说句直白话,观众当场断电:咱到底在看什么?
![]()
我是真经历过金鸡“高光时刻”的。它从1981年起步,就是想做中国电影的“学院标尺”——重艺术、重专业、重学术。老一辈的操作骨气十足:作品好就不怕共享荣誉,1983年《人到中年》和《骆驼祥子》并列最佳故事片、2000年《横空出世》直接“三黄蛋”;觉得今年不够好那就空缺,宁愿不发也不将就。还有个细节我一直记得,《那人那山那狗》上映时冷清得很,但金鸡看见了它的温度,给足了提名和荣誉。那时的气质,是把“好看不好看”放一边,“够不够艺术”端上桌。
可慢慢地,方向盘开始左右摇。演员迟蓬在《百鸟朝凤》里那个师母,忍劲和温柔都在,不少观众很吃这口,可结果输给了《搜索》。冯小刚当年《一声叹息》落提,还公开吐槽评选里有“无形偏见”:票房好就被贴上“流俗”标签、非科班出身在门口被拦。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努力贴市场的姿态,像《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长津湖》在金鸡上收获不少,甚至邀请吴京当电影节形象大使。这些动作本身没毛病,问题是“向艺术致敬”和“跟市场握手”没真正打通。你看,《流浪地球2》这种推动工业化的硬骨头,拿到的还是不算最显眼的那个层级;《封神第一部》九提三中,支持工业化的那拨观众心里发空。
![]()
到这一步,圈里人也装不住了。倪萍当颁奖嘉宾那次,台上直接来了一段“实话”:有些奖更偏向“受欢迎的、漂亮的”,有时候还得看运气。我当时一口咖啡差点喷出来,这话换谁说都扎心。张艺谋也感叹过,这个奖不好拿。观众呢,看着一次次争议发酵,心里那点信任就像打翻的饮料,擦了又黏、黏了又腻,最后干脆不想管。
![]()
我更在意的是一个“标准”的事儿。观众不是非要跟评委对着干,大家要的不过是个清清楚楚:评什么?怎么评?每个分项权重多少?艺术性看哪些维度?行业贡献怎么量化?哪怕一份明明白白的评审说明,都会让争议降好几度。以前金鸡敢“宁缺毋滥”,那就是态度;现在如果要兼顾市场,也请把“我凭什么给你”讲透。
这届的争议点就摆在这几桩事上:钟楚曦拿女配,大家觉得角色完成度不如前辈;宋佳二摘,咏梅的表演更打动不少人;提名阶段,《酱园弄》里章子怡、杨幂、赵丽颖的表现被观众记住了,却没走到更后面。有人调侃金鸡从“金”成了“野某”,话是重了点,但那股无奈是真实的。
![]()
我不是来给谁下结论的,演员也不该被一两句标签定生死。只是真心希望金鸡别再摇摆了。你要守艺术,就别怕“冷门”;你要拥抱市场,就把标准公开,把“专业”和“大众”这两条船拴紧了往前走。起码在我这种天天蹲颁奖季的人看来,最怕的不是结果不同意,而是看不懂你在干嘛。
你们怎么看?这届“影后”和“女配”的归属,你服哪个?如果让你列一份今年你心里的最佳名单,你会把谁写在前排?金鸡下一步该往哪儿走,继续回到“艺术判官”,还是做市场的“风向标”?留言区见,我在这儿等你们吵两句,顺便抄作业。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