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个人自觉,无法从根本上净化市场环境,唯有重拳出击,方能让魑魅魍魉无处藏身
“通通通通撒呼啦”“哩哩哩辣力辣”……“孩子仿佛‘着了魔’,口中时不时蹦出来这些词语。”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外国山海经”“AI山海经”等AI魔改(指利用AI技术对原作品进行大幅或颠覆性改编的行为)内容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甚至渗透到低龄群体中。
![]()
↑“外国山海经”。图据潮新闻
借助AI技术,进行趣味创新,传承传统文化,本是新瓶装好酒的有益实践。然而,现实中却是糟蹋精华、制造糟粕的歪曲丑化。有受访者就揭露,持续推送“邪典视频”的公司,为吸引眼球无底线“二创”,污名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在进行“魔法战争”,《三国演义》两军对垒演变成“激光大战”等,经典作品的核心内涵被彻底颠覆。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如果成长于风清气正的清朗网络空间,可以借助趣味盎然、寓教于乐的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为教育正向赋能;反之,若从小接触低俗猎奇,甚至饱含性暗示、暴力血腥的劣质内容,长此以往,不仅专注力和认知能力受损,甚至存在三观不正、人格扭曲的风险。
眼下,AI技术的出现,大幅降低了制作门槛和成本,任何人只需简单操作,即可生成魔改动画和“邪典视频”。然而,“杀人的不是刀,而是执刀的手”,错不在科技进步本身,根本原因还是畸形产业链在“作妖”。
创作提升文化认知,开辟成长净土的文艺作品,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可能一时“吃力不讨好”,甚至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收益。而借助AI之手,制造推送“邪典视频”,利用“毒流量”收割孩子和家长的钱包,则是一本甚至无本万利的生意。由此可见,刹住“邪典动画”的歪风,让所谓“外国山海经”“恶搞红楼梦”不再侵蚀未成年人的心智,单靠个人自觉,无法从根本上净化市场环境,唯有重拳出击,方能让魑魅魍魉无处藏身。
具体而言,家长亟需加强健康上网引导,树立家庭防护网,如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都要确保开启未成年防沉迷模式。在家里要增强有效陪伴,带头对网络依赖说不,更别把孩子简单丢给手机和短视频。
网络平台是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维护清朗网络空间,责无旁贷。除按国家要求完善青少年模式,堵住账号切换的漏洞以外,还需主动净化平台内容,塑造正向的网络导向,为青少年健康上网保驾护航。
实际上,青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AI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可以根据孩子兴趣,拓展知识边界,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度内容。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激励优质作品,让有良知、有底线的创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只有形成正向循环,才能让青少年得到真正有营养的知识“投喂”。
退一步说,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每个人避不开的第二生存空间,制造所谓“无菌室”一样的断网环境,不现实也不可行。堵不如疏,进一步提升孩子接触虚拟空间的数字素养,增强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前行的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林静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王光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