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一吹,立冬已过,菜市场里的“风景”也悄悄变了样。咱们中国人的饮食智慧,讲究个“不时不食”——不是这个时节自然长出来的东西,味道和营养都要大打折扣。
您有没有发现,最近买的一些菜,价格蹭蹭涨,味道却大不如前,吃起来味同嚼蜡?那是因为您很可能买到了“反季菜”或“过气菜”。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立冬之后,哪6种菜最不推荐买,费钱又吃不到好滋味,看看您家中招了没?
![]()
1. 西红柿:硬邦邦的“木头疙瘩”
为什么又贵又难吃? 冬天的西红柿大多是大棚催熟的,看着红彤彤,摸起来硬邦邦。它没有经过足够的日照和自然生长,所以缺乏那种浓郁的“西红柿味”。炒菜不出汤,生吃像在啃一块酸涩的“木头疙瘩”,价格还比应季时贵上一大截。
替代选择: 不如买一些耐储存的土豆、胡萝卜,或者选择当季的叶菜,味道和营养都好得多。
![]()
2. 黄瓜:寡淡无味的“水棍”
为什么又贵又难吃? 冬天的黄瓜同样是大棚产物,水分虽足,但那股清新的香味和甜味几乎消失殆尽。吃起来寡淡无味,只剩下水汪汪的口感,价格却一点也不“清淡”。
替代选择: 可以用清脆的西兰花或者甜脆的莲藕来替代凉拌的口感。
![]()
3. 细长的豆角(豇豆):嚼不烂的“老筋”
为什么又贵又难吃? 豆角的自然收获季在夏秋季。冬天的豆角不仅价格高,而且因为生长环境不佳,纤维很粗,容易老化。怎么炒都感觉嚼不烂,塞牙缝,口感非常差。
替代选择: 想吃豆类,可以选择新鲜的荷兰豆,或者实惠又耐炖的干豆角(提前泡发)。
![]()
4. 苦瓜:只苦不香的“闷葫芦”
为什么又贵又难吃? 苦瓜是典型的夏季清热蔬菜。立冬后上市的苦瓜,那股独特的“苦后回甘”的韵味基本没了,只剩下直愣愣的苦涩,口感也绵软不脆,失去了其精髓。
替代选择: 冬季清热可以选择白萝卜,萝卜汤甘甜又润燥。
![]()
5. 蒜苔:身价倍增的“娇贵菜”
为什么又贵又难吃? 蒜苔是春季的产物。现在市面上的蒜苔,基本都是冷库里储存了大半年的“存货”。水分和鲜味大量流失,口感变得又韧又柴,完全没了脆嫩感。关键是,因为是反季+库存,价格高得惊人,性价比极低。
替代选择: 同样想获取大蒜的杀菌好处,不如直接买新鲜大蒜,价格实惠效果更好。
![]()
6. 发芽土豆和腐烂生姜:危险品!
为什么绝不能买? 这已经不是难吃的问题,而是安全问题!土豆发芽后,龙葵素含量剧增,食用可能导致中毒。而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性很强的黄樟素,对肝脏有害。有些商贩可能会低价处理,千万别贪这个便宜!
替代选择: 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土豆要选表皮光滑、无芽的,生姜要选质地坚实、无软烂的。
![]()
给您支个小招: 立冬后买菜,请多盯着这几样“当家菜”:
根茎类: 萝卜、山药、红薯、莲藕,耐储存,甜糯滋补。
绿叶菜: 菠菜、乌塌菜、油菜苔,经霜打后味道更清甜。
十字花科: 大白菜、西兰花、卷心菜,是冬季维生素的可靠来源。
过日子讲究的是个精明实在。立冬之后,咱们的餐桌也要跟着季节换一换。避开这些又贵又难吃的“坑人菜”,多选择正当季、物美价廉的蔬菜,不仅吃得新鲜、吃得健康,钱包也能省下不少。快看看家里的菜篮子,该换的就换掉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