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最适合的管道方案:提升压缩空气输送效率压缩空气系统中,一根设计不当的管道可能让企业每年多付出数十万的电费代价。在工业生产中,压缩空气被视为与电力、水资源同等重要的“第四大公用资源”,然而其输送效率却常常被忽视。据统计,压缩空气系统泄漏和压力损失会直接增加能源成本,因为压缩机在生成浪费掉的压缩空气时,电力浪费不可避免。通过优化管道方案,企业不仅能够降低能耗,还能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为您揭示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管道方案,提升压缩空气的输送效率。
01 管网布局,从树状到环状的艺术传统压缩空气供气管路通常采用树状结构,这种布局在供气覆盖面积大、供气点多、总行程长的情况下不再适用。树状结构容易形成盲端和下级管路之间的气体回流,造成压力波动和能源浪费。相比之下,三级环状管网配置展现了显著优势。这种布局将主管线环绕整个厂房,形成第一级环路;接着按厂房区域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形成二级环路;最后,各用气点从二级环路就近取点。环状布局的核心价值在于,任何位置均可获得双方向的压缩空气支援。当某支线用气量突然大增时,可迅速补充,减少压力降。
![]()
02 管道材料与尺寸的科学选择管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压缩空气的输送效率和系统寿命。不锈钢管道因其耐腐蚀、内壁光滑的特性,能显著降低压力损失,成为许多高效系统的首选。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是优化输送效率的关键环节。管径过小会导致流速过高,增加摩擦阻力;管径过大则会造成初始投资浪费。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会采用分级管径设计,比如主管路采用φ89mm,支路管采用φ56mm,次级管采用φ22mm的不锈钢管。对于用气量较大的个别设备,管径需适当调整,以保证压力稳定。在设计管道布局时,应减少弯头的使用和管径的突然变化,因为这些都会导致不必要的压力损失。尽可能缩短管路行程,保持管道走向合理,是优化系统效率的基本要求。
03 储气罐的战略配置除了在压缩机后设置必要的储气罐外,在整个管网系统的二级管路中增设储气罐是缓冲压力波动的有效手段。这些分散设置的储气罐能解决因系统短时用气量很大而引起的压力波动问题。储气罐的作用不仅仅是缓冲压力波动,还能减少压缩机频繁加载或卸荷的次数,减少控制元件动作次数,对保持压缩机的可靠运行有很大的益处。同时,储气罐还具有排水和控制通断的附加功能。
04 管道布置的核心原则在管道综合布置中,掌握关键原则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
![]()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是首要原则。生活污水排水管、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靠重力排水,其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而压缩空气作为有压管道,应尽量避让这些无压管道。
“小管让大管”原则同样适用。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占据空间较大,如发生局部返弯,施工难度和成本都会增加,因此应优先布置。在管道交叉时,需遵循特定排列顺序: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煤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电力管道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这种科学排列确保了各管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05 压缩空气质量与干燥处理压缩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输送效率和使用效果。压缩空气中的油和水大部分在冷却器及贮气罐中析出。
![]()
后冷却器能将压缩空气的温度降低到45-55℃,降低了空气的比容,改善了输送条件。对于需要更高质量压缩空气的场合,干燥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冷冻法和吸附法。冷冻法是将压缩空气降温除去水分,主要适用于流量较大、脱水要求不高的场景,可将0.8MPa压力的压缩空气的压力露点温度降至1-10℃。吸附法则利用硅胶、铝胶或分子筛等吸附剂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可将0.8MPa的压缩空气干燥到压力露点温度-40℃。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压缩空气干燥程度要求较高的用户,如精密仪器仪表用气。
06 能效监测与持续改进实施压缩空气系统能效评估是持续改进的关键。国家标准《GB/T 38182-2019 压缩空气 能效 评估》为压缩空气系统的能效评估提供了明确指导。该标准涵盖了术语定义、角色职责、评估方法、参数测量等内容,帮助企业系统分析评估数据,确定估算的节能效果。2025年将实施的《GB/T 45785-2025 压缩空气站能源绩效评价》进一步规范了压缩空气站能源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这一标准适用于由电动机驱动、排气压力为0.25 MPa~1.6 MPa空气压缩机组成的、供气流量不小于4 m³/min且总运行功率不小于37 kW的压缩空气站。
流量测量是能效监测的重要环节。使用先进的流量计如罗斯蒙特阿牛巴流量计替代传统的孔板,能减少管道阻塞,削减压降量,从而切实有效地消除压力损失。一家巴西化学品制造厂仅通过这种更换,每年就减少了75万美元电力成本,压缩空气系统效率提高了10%。有研究表明,通过综合优化管道方案,一家巴西化学品制造厂仅通过用阿牛巴流量计替代孔板,每年就能减少75万美元电力成本,同时使压缩空气系统效率提高了10%。
优化压缩空气管道不是一项开支,而是高回报的投资。从布局设计到材料选择,从储气罐配置到能效监测,每个环节都蕴含着节能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