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篇古人告诉我:越老越要学,脑子不笨,心不老,只要肯学,60岁起步也不晚。
这十篇文言文里的话,让我们更清醒,平时没事背上几句,心胸会豁然开朗,表达也越来越有水平,越学越觉得有意思!
1. 《颜氏家训·勉学》(颜之推)
“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年纪大了学习,就像拿着蜡烛走路,虽不如年轻时清亮,却比闭着眼摸黑强太多。
想想看,学用手机缴水电费,不用再麻烦子女;学认药盒上的字,自己就能看懂说明书——这“烛火”虽小,却能照亮日常,日子过得更省心。
2. 《三字经》(节选)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照样成了大文豪。
咱们退休后有的是时间,学插花、学书法、学拍视频,哪怕从零开始,只要肯学,比苏老泉的“起点”还早!不用怕“学不会”,他二十七能起步,咱六十岁学,照样不晚。
![]()
3. 《韩诗外传》(节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和颜之推的话异曲同工,却更直白:老了好学,就像点燃蜡烛,心里亮堂,更自信。
记住这句话,帮孙女辅导作业,学点古诗词能接上话;和朋友聊新闻,懂点新知识能插嘴——这样不只是脑子清楚,更是和晚辈、朋友处得更投机,不被时代甩在后面,说我们是老古董。
4. 《论语·述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说自己发奋学习时,忘了吃饭、忘了忧愁,连自己在变老都没察觉。
背会这句话,咱们学东西也能这样:学画画时,忘了腰酸背痛;学唱歌时,忘了琐事烦恼——越学越专注,越专注越快乐,哪还有空纠结“老了没用”?
5. 《昌言》(仲长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把人生各阶段的学习比成不同的光,老年学习虽不是“日中光”,却是温暖的“烛火”。
背会这段话提醒自己,学用智能手环测血压,自己能管健康;学做新式面点,给家人添口味——这“烛火”照亮的,是自己的小日子,也是家人的幸福感。
6.《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住破屋仍能自得其乐,恰是中老年人的“生活宽心剂”。
背熟它,看着家里简单陈设,想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就懂了:日子好不好,不在钱多钱少,而在心里暖不暖;
和别人攀比住房时,一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瞬间放下执念,守住自己的小安稳。
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几句像首“自然疗愈诗”,没有复杂道理,只有月色春江的开阔。
背下来,傍晚在公园散步,看着晚霞月色,默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能抛开带孙的疲惫、身体的小毛病——比起岁月长短,眼前的风、月亮,才是最该珍惜的当下。
8.《菜根谭》(节选)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两句是古人的“心态定海神针”,专治年纪大了的“玻璃心”。
背会它,子女偶尔拌嘴不用愁,想起“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就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体检有点小异常别慌,“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能帮你稳住——日子慢慢来,放宽心比啥都强。
9.《桃花源诗》陶渊明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这几句写尽田园生活的踏实自在,像给中老年人的“生活说明书”。
晨起买菜看见路边的菜摊,想起“桑竹垂余荫”,能觉出烟火气的暖;
帮子女做饭累了,念“日入从所憩”,就懂了:干活别逞强,该歇就歇,平凡日子最安心。
10.《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几句话,是给中老年人的“人生导航图”。
背下来,到了退休年纪不迷茫,知道“六十而耳顺”就是少较真、多倾听;
面对邻里闲话不生气,想起“七十而从心所欲”,就懂了:活了大半辈子,该顺着自己的心过日子,别被别人的话绊住脚。
![]()
虽然我们年纪已长,也不要觉得学习是年轻人的事,咱们学,不为成名成才,只为脑子不笨、心里不慌、日子不闷。
今天学一点,明天就比昨天强,越学越年轻,越活越通透!
你觉得学啥最能让自己“越活越年轻”?
是学跳舞、学用手机、学一门乐器,还是学做饭?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找“老来学习”的乐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