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期变13期,结果第12期是‘剩菜拼盘’?”——昨晚追完《王牌9》的人,大概都这表情:手机往沙发一扔,嘴里只剩一句“就这?”。
真不是观众难伺候。传声筒又来了,关晓彤一嗓子把杨迪吼成“背锅侠”,沈涛笑眯眯打圆场,镜头切到广告——12个品牌,比嘉宾台词还多。一整季看下来,记忆点只剩“沈腾累到扶腰、贾玲不在、广告真多”。情怀像旧毛巾,拧再狠也挤不出水了。
![]()
有人扒出录制当天的内幕:那场“尖叫攻击”拍了二十多分钟,杨迪被按在椅子上反复接受声波轰炸,最后剪成三分多钟“高光”。现场工作人员说,杨迪耳朵临时塞了纸巾,要不真扛不住。节目组觉得“综艺效果”,观众看到的却是“欺负人”。弹幕刷屏“换作素人早发律师函”,关晓彤微博粉丝多,就能豁免?流量优先四个字,赤裸裸写脸上。
![]()
更扎心的是对比。《奔跑吧》收官让范丞丞当“一日导演”,自己整活自己跑,收视率飙到1.8;《五哈5》把邓超唱哭、鹿晗唱回春,热搜挂三天。《王牌9》呢?收视跌15%,微博话题量直接腰斩。观众用脚投票,数据不会撒谎。
![]()
老粉都记得,当年“王牌”靠沈腾贾玲嘴碎+华晨宇高音+关晓彤腿长大杀四方。现在沈腾肉眼可见地蔫,贾玲缺席,新人没补位,游戏还是七年前的库存。广告却一路狂飙——本季植入涨了30%,连奖杯都做成抱枕,现场扫码就能买,就差把“请充值”贴嘉宾额头。网友辣评:看节目像进超市,货架比戏多。
![]()
当然,锅不能全甩给艺人。关晓彤敢吼,也是导演组递的剧本;沈涛敢偏袒,台里早定了“保谁”的KPI。只是再傻的观众也看得出,谁是真搞笑,谁在硬拗。透支信任一次两次还行,九季下来,连“下期见”都成了危险词——谁还敢信?
![]()
综艺寒冬不是口号。隔壁《青春环游记》直接停更,《极限挑战》剪到只剩七期。平台口袋缩了,广告主更精,观众口味却越来越刁。还想靠老脸+老游戏混日子?门儿都没有。有人给《王牌》支过招:把密室、剧本杀、直播带货融进环节,让嘉宾真下场拼智商;或者干脆学《歌手》,一季只请八组飞行,期期淘汰,输赢玩真的。可惜提案递上去,回复永远是“风险太高”。于是继续安全牌,继续传声筒,继续把观众当韭菜。
![]()
昨晚收官后,悄悄爬进热搜广场。点进去,最高赞评论只有七个字:“别录了,先升级。”配图是沈腾扶腰的截图,一脸“我想下班”。底下一排“+1”。不知道导演组刷到这条没,刷到又会心疼几秒。反正遥控器在观众手里,下一季要是还端冷饭,大家就真换台了。毕竟,现在连隔壁奶奶都会投屏看短剧了,谁还缺你这一口“回锅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