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等到了,10船美国大豆将发往中国,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打开天窗说亮话,称中美关系不能进一步退半步。那么,中国采购美国大豆,对特朗普影响多大?谢锋大使的话又有何深意?
当地时间11月17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一度上涨3.2%,创下17个月以来的新高。据报道,中国进口商已从美国购入7到10船大豆,其中部分将在明年1月装运,其余则计划在明年6月或更晚装运。这预示着在经历了数月的停滞之后,中美大豆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
![]()
长期以来,大豆问题都是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核心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则长期在大豆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大豆超过120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57%。在今年贸易摩擦最激烈的时期,中方暂停采购美国大豆,这使美国农民承受了巨大压力,同时也让中国在关税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直到上个月,中美元首举行会晤,大豆贸易才出现了恢复的迹象。同时特朗普显然对中方恢复采购抱有期待。11月14日,他在记者面前表示,“中方正在采购大豆”,并预测相关采购可能在明年春季之前就开始。这番言论立即推动市场信心回升,美国农业部部长罗林斯也在福克斯商业频道回应称,中国已经开始采购,相关工作正在推进,双方将努力尽快达成协议。
但外界看待这笔大豆采购订单的角度,与美国内部并不完全相同。多个分析机构认为,美国大豆的涨价,反而会降低其在价格敏感市场的竞争力,巴西可能从中受益。巴西大豆本来就占据中国九成以上的进口份额。当美国大豆价格走高,与巴西拉开的差距更大时,美国重新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反而上升。
![]()
香港《南华早报》指出,中国对美国大豆的策略已经非常成熟。贸易紧张时暂停采购,关系缓和时适量恢复,这使中国对供应链拥有主动权。文章更指出,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正在变得清晰:大豆不再是美国的筹码,而更像是中国的“保单”。大豆交易看似是特朗普的胜利,但真正的权力平衡变化是在背后发生的。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场权力平衡变化将会更加明显。2017 年,美国 57% 的出口大豆销往中国,总额超过 120 亿美元。而在今年贸易战爆发后,中国迅速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出口额断崖式下降。据统计,中国前8个月自美国进口大豆同比下降 78%,而巴西占据了中国 93% 的份额。
![]()
在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下,这次中国这次采购的意义不再是“恢复旧有模式”,而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中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中美经贸磋商确实涉及农产品合作,但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与各国保持互利关系。
同时,根据美国农业部截至11月12日的最新出口数据,在总共120万吨大豆销售中,只有23.2万吨将运往中国,低于上周公布的33.2万吨。然而,美国农业部17日又修正了出口数据,显示10万吨大豆订单被取消,并下调了供需报告中的出口和产量预期。这表明中方采购仍在逐步进行,而非大规模启动。
在这一背景中,中国驻美谢锋大使在香港出席论坛时的讲话,就是在给美国提醒,他指出两国关系的积极势头来之不易,必须避免反复和折腾,强调“不能进一步、退半步”,更不能“进一步、退两步”。这一说法直指过去几年中美关系反复拉扯的现实,也表明中国希望双方把共识落到实处。
同时,谢锋强调三点:元首共识必须执行,合作必须扩大,人文交流必须恢复。他特别提到,应该避免人为制造新的障碍。这三点放在大豆采购重新启动的节点上,意义非常清晰,中方已经用采购动作释放善意,也希望美方能保持一致性,不折腾、不翻案、不施压,至于未来中美关系是否稳定,还要看美国是否愿意按照元首共识持续推进合作。
![]()
总之,大豆订单只是一个开始,它的意义不在数字,而在方向。中美选择合作,就能继续拉长清单,扩大成果,也能为国际市场带来更多稳定性。只要双方都把握住来之不易的稳定,中美关系就能在新的时期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