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记者走进天地奔牛减速机数字化车间,看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精准运送物料,企业生产计划自动排程、物料实时跟踪、质量全流程追溯系统高效运转。“车间去年11月试生产,今年产值预计达3亿元,明年全面投产后将增至5.5亿元。”天地奔牛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推动奔牛制造向“奔牛智造”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天地奔牛减速机数字化车间是企业提升产业能级、延伸产业配套、扩大市场竞争优势的具体实践,也是银川经开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银川经开区是国家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已形成了以智能铸造、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精密轴承等为核心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尤其是近年来,园区立足发展实际,瞄准装备制造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等举措,重点培育了共享智能装备、小牛自动化、小巨人机床、舍弗勒、威力传动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使得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在银川大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展示着立式内孔与外圆集成珩磨机床加工的零件。“我们的加工精度达到0.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4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银川大河数控机床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大河数控牵头建设了“数控珩磨机床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设立了数控珩磨机床院士工作站,是行业中少数掌握珩磨机核心科技的企业。今年,在政策扶持下,企业与宁夏大学联合攻关,成功突破立式内孔与外圆集成珩磨机床关键技术,实现了控制系统和核心元件的自主研发,研制出的全自动缸体缸套珩磨生产线,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产品已供应北汽福田、东风神龙等知名企业。
![]()
政策赋能,精准滴灌。银川经开区另一家企业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政府牵线搭桥下,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电力电子电磁元件智能仿真设计平台,攻克了国内中高频电磁元件领域长期存在的非线性电磁分布计算技术瓶颈。应用该项技术后,企业研发效率提升2倍,研发成本降低50%,产品成功配套高铁动车、新能源汽车等重大装备,用硬核实力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政府搭台,我们唱戏,企业创新之路走得更稳更远了。”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银川经开区正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从“集聚”迈向“协同”、从“制造”迈向“智造”。“我们精心编制了装备制造产业链规划,绘制了产业链现状图与全景图,并按照‘引进一个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链条’的思路,汇聚了一批精密轴承、智能铸造等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和行业‘小巨人’企业,进一步丰富园区产业链生态,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银川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同时,园区通过完善联系机制、走访机制,提供“一企一策”精准培育、结对帮扶等重点企业培大育强工作和不断强化平台对创新的支撑作用、创新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在经开区转化应用,助推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壮大。
![]()
如今,共享万吨级铸造3D打印工厂智能运转,高端铸钢件驰骋全球市场,精密机床精度达微米级;巨能机器人交付全球市场1600条智能生产线,5G+AGV无人化物流系统效率提升40%;金石机器人研发的重载桁架机器人运行速度达每分钟360米,被纳入自治区首台套技术指标;威力传动1-9月减变速机产量增长53.4%;舍弗勒、西北轴承等企业订单持续增加,滚动轴承产量增长40.6%……
下一步,银川经开区将继续按照区市党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迅速找准强链、补链、延链的主攻方向,持续引育产业新动能,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以赴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纵深发展,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压舱石”、做强“增长点”,为“双示范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由银川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祁雪/文 李飞/图
编辑:祁 雪
校审:赵月婷
终审:郭 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