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活动(微信:2478970178)
有没有那么几个瞬间,当你迎着风、唱着歌,感觉自己和座驾已经人车合一,能一路骑到宇宙尽头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内心深处悄悄响起:
“骑这么久……我的膝盖,它还好吗?”
紧接着,你可能会脑补出一幅画面:你的膝盖软骨,像一块被反复咀嚼的口香糖,正随着你每一次踩踏,逐渐失去弹性,越磨越薄……
停!快打住!
![]()
骑行时间久了,到底伤不伤膝盖?
首先,请把结论大声朗读三遍:骑行本身不伤膝,错误的骑行才伤膝!
是的,别再把锅甩给“骑行”这个运动本身了。它本质上是一项对膝盖相当友好的低冲击运动。想想看,跑步时膝盖承受的是你体重的数倍冲击,而骑车时,你的体重被车座温柔地托着,膝盖主要做的是圆周运动,避免了“咚咚咚”的垂直打击。
那为什么江湖上还流传着“骑行膝”的传说呢?这感觉就像是,吃饭本身不伤人,但你要是天天用错误的姿势、拿个漏勺当饭碗、还专挑石头往嘴里塞,那不出问题才怪呢!
所以,真正在幕后对你膝盖“使坏”的,通常是以下几个“猪队友”:
1.座驾的“身高之谜”:坐垫太高/太低
这可是膝盖的头号杀手!
坐垫太低:想象一下,你全程蹲着马步在骑车,每踩一下,你的大腿和小腿都挤成一团,膝盖弯成锐角。这时候,髌骨(膝盖正前方那块小骨头)和股骨之间的压力骤增,就像把压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反复摩擦。不出一会儿,“髌股疼痛综合征”(简称前膝痛)就会找上门来,对你发出“滋滋”的磨损警告。
坐垫太高:为了够到脚踏,你的骨盆不得不随着踩踏左右摇摆,像一只在水上扭动的水黾。这会导致腿部过度伸展,拉伤膝盖后方的韧带和肌腱,让你体会一把什么叫“够不着地的酸爽”。
如何破解?找个专业车店做个Fitting吧!这绝对是你能为膝盖做的最好投资。或者,自己学一下“脚跟法”初调:坐上坐垫,将脚跟放在脚踏上,踩到最低点时,你的腿应该刚好能伸直。这样当你用前脚掌正常骑行时,就能保证膝盖有一个合理的弯曲度了。
![]()
2.你的“动力核心”:核心力量与大腿肌肉太弱
别以为骑车只靠两条腿!你的核心肌群(腹、背、臀)才是隐藏的发动机和稳定器。如果核心太弱,骑车时你的身体就会左摇右晃,把本该由核心承受的力,全部转嫁给了膝盖。
同样,大腿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是膝盖的天然“避震器”。肌肉力量不足,避震效果就差,膝盖软骨就只能“裸奔”上阵,直面冲击。
如何破解?别只在车上猛蹬了!平时多做做深蹲、平板支撑、臀桥,给你的膝盖穿上一条结实的“肌肉护膝”。
3.“大力出悲剧”:档位太重,踏频太低
很多新手(尤其是猛男)喜欢用很重的档位,慢悠悠地踩,感觉这样特别有劲儿。快醒醒!这不是在展示你的洪荒之力,这是在给你的膝盖上刑!
低踏频+重齿比,意味着你每一次踩踏都需要巨大的力量,这会让膝关节承受巨大的压力。这就像让你用一档开车上高速,发动机(你的膝盖)轰轰作响,没一会儿就过热报警了。
如何破解?学会保持高踏频(建议平时骑行维持在80-90转/分钟左右)。用轻一些的档位,让双脚像车轮一样轻快地旋转起来。这不仅能有效保护膝盖,还能锻炼你的心肺功能,让你骑得更久、更轻松。
![]()
4.“风雨无阻”的误区:不热身、不休息
把骑行想成一场演唱会,你的膝盖就是主唱。你总不能指望主唱不经热身就直接飙海豚音吧?突然的大强度骑行,冰冷的肌肉和关节毫无准备,不受伤才怪。
同样,膝盖也需要休息和恢复。如果你每天都疯狂输出,不给软骨和韧带修复的时间,那么“劳损”就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
如何破解?骑行前简单动态拉伸,骑后做做静态拉伸。合理安排训练,给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记住,进步发生在休息时。
总结:
所以,亲爱的骑友们,请放心大胆地去骑吧!骑行不是膝盖的敌人,恰恰相反,科学、正确的骑行能强化腿部肌肉,稳定膝关节,让它变得更健康。
我们要做的,就是告别那些“猪队友”,和我们的膝盖达成和解,成为并肩作战的亲密伙伴。毕竟,我们还指望它带我们去看更多、更远的风景呢!
互动时间到!
说了这么多,你的膝盖有没有向你“诉过苦”?或者你有什么保护膝盖的独门秘籍?是发现了最适合自己的坐垫高度,还是有一套私藏的膝盖保养操?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膝”命历程吧!让我们互相学习,一起无伤骑行到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