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 “免费惊喜”,搅乱一片菜地 “继免费捡土豆后又有新惊喜,赤峰一地可免费砍白菜!” 11 月 5 日,赤峰市属官方媒体《红山晚报》的一则短视频,让松山区当铺地村的 380 亩白菜地陷入混乱。
数百名群众闻讯赶来 “零元购”,高峰时百余人聚集采捡,种植户辛苦种植的作物遭哄抢。谁能想到,这则标注具体地址的 “官方消息”,竟是记者从未实地核实的谣言。
![]()
![]()
事件复盘:谣言如何一步步失控?
这起谣言的发酵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多轮传播与升级。
最初在 11 月 3 日,网民黄某某为博取流量,将偶然看到的零星捡菜行为拍成视频,谎称 “白菜免费” 并泄露地块位置,这则不实内容随之引发初步传播。
![]()
然而真正让谣言扩散失控的,是官方媒体的推波助澜 —— 红山晚报记者刘某某未到现场、未核实种植户情况,仅联系两名转发网友,便发布带有 “惊喜” 字样的视频,给谣言贴上 “官方认证” 标签,直接导致后续采捡人数激增。
![]()
此后矛盾进一步升级,种植户李某某发现菜地遭哄抢后,私信报社求证却被无视,情急之下发布 “损失 100 万元” 的夸大视频,又被部分自媒体用 AI 生成虚假稿件二次传播,让乱象从实地哄抢蔓延至网络误导。
![]()
最终联合调查组介入核实,才揭开真相:种植户实际损失为 9.52 万元(已补偿到位),所谓 “免费白菜” 只是经霜打后未售的次等菜,此前优质白菜已售出 201 万斤,收入达 46.1 万元,谣言中的 “免费福利” 本就毫无依据。
![]()
![]()
问责结果:从记者到报社
追责不留死角
11 月 17 日,松山区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针对事件涉及的各方主体启动追责,做到了责任无死角。
对谣言首发者黄某某,因其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同时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在媒体端,红山晚报作为官方媒体,因审核失职、发布失实信息被警告并通报批评,需公开向公众及种植户道歉,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涉事记者刘某某被注销新闻记者证、停职处理,且扣发全年绩效,报社总编辑、采编中心主任等管理人员也因管理失职,分别受到扣发绩效、诫勉谈话等处分。
![]()
除此之外,对于转发不实信息的普通网民、夸大损失的种植户,以及参与菜地哄抢的群众,相关部门也逐一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其认识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
通报发布当晚,《红山晚报》虽发布致歉书,承认 “未现场采访、未核实信息” 的错误,并表示已与种植户达成和解补偿,但公众对 “官方媒体为何失守真实性底线” 的质疑,并未随道歉平息。
![]()
![]()
媒体的底线不是 “流量”,是 “真实”
别让 “新闻” 变成 “新谣”
这场闹剧撕开了当下部分媒体的行业病灶:
“空调房发稿”,记者未踏足菜地一步,仅凭网友说辞就发布 “权威信息”,违背了新闻采访 “眼见为实” 的基本准则,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本应是谣言粉碎机,却沦为谣言放大器;
“流量至上”,从黄某某的博眼球视频,到报社的 “惊喜” 标题,再到自媒体的 AI 虚假稿件,全链条都在追逐流量,无视公共利益,最终,报社失去的不仅是处罚金,更是多年积累的公信力;
![]()
官方身份需慎行:不同于普通网民,官方媒体的每一次发声都自带公信力背书。此次事件证明,媒体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一旦失守底线,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力远超普通谣言。
红山晚报的道歉书中写道:“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底线”。这句承诺,不应只停留在纸面上。 对于媒体而言,核实是生命线 —— 没有实地采访,就没有真实报道;没有责任意识,就没有公信力。
对于公众而言,面对 “免费福利” 类信息,不妨多一分警惕,官方消息看通报,民生信息查源头。当流量与真相冲突时,媒体该如何选择?这场 9.52 万元的教训,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你还见过哪些不负责任的媒体?
欢迎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