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邢留增 通讯员 陶兆航 陈新彬
“真没想到,政府为咱这300多块钱这么上心!”近日,在滑县白道口镇人社所的调解室里,一位群众拿着刚刚到手的工资,脸上的愁容终于舒展开来。这起因300余元劳资纠纷引发的烦心事,通过安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得到了迅速而圆满的解决。
近日,滑县白道口镇政府像往常一样处理着各项事务,一份来自12345热线的交办工单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工单里一位群众反映,自己在该镇某商铺工作后,负责人拖欠了300余元工资迟迟未结。“钱虽然不多,但却是群众的辛苦钱,必须尽快处理。”接到工单后,滑县白道口镇政府立刻启动了办理程序,指令迅速下达到镇人社所。人社所的工作人员马上行动起来,电话这边是耐心的沟通:“您好,我们接到平台转来的情况,想跟您了解一下具体细节……”电话那头,是细致的协调,与商铺负责人约定时间,组织双方坐下来面对面协商。在调解现场,经过工作人员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和沟通,商铺负责人当场结清了欠薪。看着手机上的到账信息,反映的这位群众连声道谢:“这下心里踏实了,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始终将12345热线作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抓手,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滑县白道口镇平安建设办办公室主任陈新彬说。
滑县白道口镇此次高效化解劳资纠纷,正是滑县深化运用“12345”热线平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滑县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小事不小看、小事不小办”的服务理念,将热线工单作为感知社情民意的“前端哨”和检验治理效能的“试金石”。目前,一套成熟的“接诉即应、精准派单、限时办结、回访巩固”闭环工作机制已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并有效运行。通过强化全县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压实主体责任、前置调解关口,滑县不仅致力于快速解决群众反映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更注重“举一反三”,从个性问题中梳理共性规律,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范,持续提升全县政务服务的预见性、精准性与实效性。
300元的背后,是民生的重量,更是民心的衡量。这起发生在基层的“小”案件得以“速”解,如同一股暖流,不仅疏通了群众的堵点,更畅通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彰显了基层治理现代化中最为珍贵的温度与效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