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
广州升至全球第六!
⬆️⬆️⬆️
![]()
11月16日,施普林格·自然在线发布了《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该榜单显示,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中,广州较上一次排名上升两位,由全球第八上升至全球第六,中国共有六座城市位列十强,首次超过半数。
北京继续保持2016年以来全球科研城市榜首位置,上海仍居第二位,南京、广州、武汉、杭州分居第五、第六、第八和第十位。
除中国6个城市外,2024年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巴尔的摩—华盛顿,分别居第三、第四、第七和第九位。
![]()
早在11月14日,《自然》杂志官网便以《2024年全球高质量科研领先城市》(《The leading cities in the world for high-quality research in 2024》)为题发布了相同榜单。其中还列出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健康科学五大子榜单。
在物理科学中,广州排名第六
生命科学中,广州排名第九
化学领域,广州排名全球第四
地球环境科学中,广州排名第三
健康科学中,广州排名第十
广州在所有子榜单中排名
均进入全球前十
![]()
广州地化所在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研究中
取得重要成果
01
广州聚焦新质生产力
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科技创新是撬动未来的杠杆
也是提升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项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
彰显广州不断提升的城市科创地位
![]()
2025年2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下称“冷泉装置”)开工建设,冷泉装置将推动我国的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未来基于该项技术建设的不同谱系深海驻留装备,可广泛应用于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南海岛礁资源开发和权益维护等领域。
![]()
冷泉装置海底实验室分总体示意图
图片来源:南海海洋所
![]()
3月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州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广州“2+2+n”科创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建设,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规划建设周期4.5年,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
![]()
细胞谱系设施实景图。图片来源:南方+
![]()
10月13日,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π-HuB计划)产业大会在广州举办,“π-HuB Park”在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并发布生态战略与园区规划。
广州作为国家三大医疗中心城市之一,产业基础扎实、创新生态活跃,拥有超7000家医疗卫生机构、近7万名医师和超7000家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了全球顶尖的创新主体与龙头企业。
π-HuB计划落户广州,正是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广州构建形成了“2+2+N”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布局
以2大国家级最高科研力量为引领,以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省实验室、10多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基础,涵盖各类平台50余家,不断凸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国之担当”。
![]()
广州实验室。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02
“科创雨林”汇成“科创丛林”
引领未来科技新引擎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是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战略部署
得益于广州打造的“创新雨林”环境
“隐形冠军”企业加速崛起
正加速汇聚成“科创丛林”
10月,广州印发《广州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等六大方向,着力打造全球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如今,广州六大未来产业企业数量超2000家,相关领域科研机构超18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超40个,产业成果层出不穷,还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在多个科研领域突围“卡脖子”技术。
![]()
亿航智能VT35长航程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图片来源:亿航智能
在智能无人系统产业
![]()
广州拥有低空“龙头”——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同时集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两大无人驾驶全球“巨头”;还成功研发7000米级国产化深海机器人、“探索6000”AUV(自主水下机器人)。
无人工程制造领域,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提高生产效率达50%,树立全球标杆。
在具身智能产业
![]()
广州聚焦具身机器人“大脑”“小脑”关键技术,并加强原型机开发。广汽GoMate、小鹏Iron、高擎机电“小海”等产品在工业操作、服务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

小鹏IRON机器人。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细胞与基因产业
![]()
广州围绕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和基因编辑、靶向递送技术攻关,依托强大的临床资源和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州健康院、生物岛实验室等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体系,加速新药研发、技术转化和产业化,锻造创新策源力。
在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
![]()
广州以5G/6G和量子技术为双核,集聚艾佛光通、程星通信等一批掌握5G关键技术的企业,孵化培育国腾量子、芯跳科技等一批量子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建成全国首个6G太赫兹原型平台。中大形成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1个中试基地联合支撑量子科技的开放式研发平台集群,华师建设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省级创新平台。
![]()
芯跳科技 CD1005 芯片发布
图片来源:芯跳科技
在前沿新材料产业
![]()
广州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需求和具有未来产业意义的颠覆性材料研发,以广州纳米院、黄埔材料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引领,中国纳米谷、华南新材料创新园、广州云埔工业区等园区集聚,金发科技、天赐材料等17家上市公司形成龙头效应,儒兴科技、迈普医学、南砂晶圆等一批“隐形冠军”突围“卡脖子”技术,在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优势突出。
在深海深空产业
![]()
广州依托“梦想”号万米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装置等大国重器及66家顶尖涉海科研机构,打造深海国家战略支点。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攻克7000米级深海机器人(ROV)核心部件国产化难题,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90%。
深海智人公司自主研制3000米级深海机器人“凤凰座600”出口中东,成为国内唯一成功商业出售深海机器人整机的民企。深空领域,中科宇航实现年产30发火箭能力,“力箭一号”系列火箭已将63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
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系统
Phoenix 600(凤凰座 600)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03
加快打造活力创新轴
引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2024年,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赋予了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的核心功能定位,明确将优化构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
《规划》指出,广州打造的“活力创新轴”将深度衔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资源协作,联动“黄金内湾”东西两岸创新格局,带动粤东西北先进制造业发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当前,广州正在加快打造活力创新轴,这是全市创新资源的集聚高地,汇聚全市约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1%的高新企业和74%的独角兽企业。
![]()
活力创新轴发展示意图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从万米深海到火箭升空
从具身机器人到低空经济
从冷泉生态装置
到人类细胞谱系设施落地建设
广州正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点
抢占全球科技前沿、抢滩未来产业
书写“大国重器”的湾区篇章
未来,广州将继续以
“全球视野、湾区担当”
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
推动科创集群向更高水平迈进
让更多“广州创新”走向世界
![]()
![]()
![]()
编辑丨钟昕彤
责编丨禤志杰
校对丨曾玮蕾
来源丨广州科技创新、科技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