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鄢跃斌 钱宇杭)“以前收完稻谷,田地就荒到明年,现在种上油菜,一亩地能多增收1500块钱。”初冬时节,新宁县崀山镇窑市村的田野上,村民周大爷一边查看油菜播种情况,一边喜滋滋地算起增收账。随着秋收落幕,该村800多亩稻田正抢抓农时变身油菜基地,“油稻轮作”新模式让昔日的“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
![]()
窑市村地处崀山景区核心地带,全村1200余亩耕地过去多为单季水稻种植,秋冬季节大片土地闲置。今年,该村创新推行“油稻轮作”模式,打破“种一季闲半年”的传统,实现“上半年种稻、下半年种油”的一年两收,让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盘活。
在田间地头,轰鸣的农机来回穿梭,翻耕、施肥、播种三道工序同步完成。村民们忙着规整农机作业路线,查看土壤墒情与播种深度,确保每一寸耕地都能高效利用。这种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村总支部书记周小洋介绍,油菜种植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其根系固氮、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肥力,形成“稻油互促”的良性生态循环。更重要的是,来年3月,连片油菜花将与崀山丹霞地貌交相辉映,成为景区周边新的旅游打卡点,带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发展。
为确保轮作成功,该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服务。目前,全村油菜播种工作已完成80%,预计明年油菜籽产量可达20万斤,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这种“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