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安全吗?#
山西的杨先生一觉醒来,支付宝账户莫名多了7笔扣费,共计4526元。钱款全被充值进游戏账户购买道具,可他压根没玩过这款游戏。这种“躺着丢钱”的遭遇,近期在全国多地发生,相关话题直接冲上热搜第一,罪魁祸首就是支付宝里默认开启的“免密支付/自动扣费”功能。
很多人开通这个功能时,只是图一时方便。买奶茶、充会员时,不用输密码就能快速支付,殊不知这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成了账户里的“隐形炸弹”。
这个功能的风险藏在“无需验证”的便捷背后。手机一旦丢失或账号泄露,他人无需输入密码,就能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尤其容易被用来购买游戏道具、虚拟会员这类隐蔽性强的服务。哪怕单笔免密额度不高,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累积起来也是不小的损失。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盗刷多发生在凌晨熟睡时段,等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追悔莫及。
还有些自动扣费是“隐形消费”。之前开通的视频会员、外卖会员,到期后忘了取消,支付宝会自动扣费;偶尔试用的APP订阅服务,试用期结束后也会默默扣款,很多人直到查账单才发现,钱不知不觉就没了。
关闭这个功能其实三步就能搞定,简单到长辈都能一学就会。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找到右上角“设置”图标,进入后选择“支付设置”,就能看到“免密支付/自动扣费”选项。点击进入后,所有签约的服务都会一目了然,不管是购物免密还是自动续费,不想保留的直接点击“关闭服务”,就能彻底切断扣款渠道。
除了关闭不必要的功能,定期核查也很重要。建议每个月翻一次免密支付列表,移除不常用、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授权。设置支付宝密码时,别用生日、连续数字这种简单密码,最好开启双重认证,给账户上一道“双保险”。
家里的长辈对这些隐藏风险不敏感,很容易成为盗刷目标。年轻人一定要多上心,要么帮长辈直接关闭,要么手把手教他们操作,别让辛苦攒的养老钱白白流失。平时消费尽量优先选择需要密码或指纹验证的支付方式,安全永远比一时的便捷更重要。
中消协早已提醒,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能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免密支付看似省时间,却可能让我们付出更大的经济损失。账户安全无小事,哪怕只损失一分钱,也是对财产权益的侵害。
现在就打开支付宝,按照步骤关闭不必要的免密支付和自动扣费功能。把这个热搜提醒转发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安全隐患,守住自己的钱包。生活里的安心,往往就藏在这些谨慎的小细节里,提前防范,才能避免后续的追悔莫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