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第二艘071型船坞登陆舰"祁连山"号完成改装,甲板上赫然出现新型激光武器系统。这距离首艘改装舰"四明山"号公开亮相还不到一年,说明我军舰载激光武器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各种技术路线都在同步测试。
![]()
先说说这次的主角985"祁连山"舰。作为071系列的第八艘也是最新一艘,2019年下水,2021年入列南部战区。今年3月还在参加中泰联训,年中突然回厂改装,短短几个月就焕然一新。
改装位置和首艘"四明山"舰完全相同:原前甲板6管30毫米近防炮被拆除,在原基座上安装全新平台。但外形设计大有玄机。"
四明山"舰用的是蚌式开闭半球形外罩,像个光滑的馒头;"祁连山"舰改为方形外罩,棱角分明像工具箱。这种差异绝非简单的外观调整,更可能意味着内部系统型号或技术路径不同。
从央视此前报道可知,"四明山"舰搭载的极可能是LY-1型舰载激光武器系统,今年9·3阅兵正式亮相。该型激光器采用化学能激励,输出功率约100千瓦级,主打拦截低空无人机、小型巡航导弹和光电侦察设备。
而"祁连山"舰的方形外罩可能预示着能量体系或冷却方式的创新:或许改用电能激励提升响应速度,或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功率升级,甚至不排除是千瓦级战术激光与兆瓦级战略激光的混合体。毕竟方形结构更易布置散热鳍片和供电管线,适合长时间持续作战。
![]()
选择071舰作为激光武器试验平台堪称神来之笔。这类船坞登陆舰常执行近海两栖任务,航速慢、吨位大,最容易遭到零星无人机袭扰。
传统近防炮打无人机好比用高射炮打蚊子,30毫米炮弹单发成本就不低,拦截一架廉价无人机净亏。导弹更夸张,红旗-10打无人机纯属经济自杀。激光武器则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一次电费不到100元,还能无限"续杯",只要舰上供电跟得上。
![]()
战术价值更值得细说。近岸补给时,071舰可能遭遇"蜂群"无人机骚扰。现在前甲板激光器开机,5秒内就能连续点爆3架无人机,对方连操控员反应时间都没有。比用近防炮突突突节约弹药,比呼叫护航舰更及时。特别是夜间行动时,激光束肉眼不可见,安静狙杀不暴露自身位置,这种威慑效果比轰轰烈烈打导弹强多了。
供电系统升级是配套关键。071舰原设计供电余量不大,现在要支撑百千瓦级激光器,肯定改装了综合电力系统。从甲板新增的散热孔判断,可能增加了专用柴油发电机组或储能电容阵列。这套"充电宝"系统能在激光器发射时缓冲电网冲击,避免全舰灯光忽明忽暗的尴尬场面。
![]()
更妙的是两舰分属不同战区测试。"四明山"在东部战区应对东海复杂电磁环境,"祁连山"在南部战区经受高温高湿考验。这种同步比对测试能快速暴露装备短板:比如东海盐雾腐蚀会不会影响透镜透光率?南海暴晒会不会导致冷却效率下降?不同战区的测试数据汇总起来,比在实验室闷头搞研发快多了。
未来推广路径也很清晰。现在用071舰做试验平台,是因它甲板空间大、电力改造余量足。等技术成熟后,必然向052D、055等主力驱护舰推广。想象一下055大驱前后各装一套激光器,中间再加电磁炮。这配置打海盗简直是用量子计算机玩扫雷游戏,奢侈但高效。
![]()
总之,祁连山舰的改装再次证明:中国军工正在用务实创新改写游戏规则。下次再看到071舰甲板上冒出奇怪装置,别惊讶,说不定是在测试舰载反导激光炮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