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11月18日,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分论坛五——“推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相结合,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在成都举行。 作为公园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分论坛为政企学研多方搭建起深度对话桥梁,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展开研讨,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同推进注入新思想、新动能。
![]()
▲活动现场
聚焦城市更新与文脉传承
政企学研共探落地路径
红星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本次分论坛重点关注结合成都城市更新、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创新实践,深入探讨“如何在更新中保护文脉”“如何以文旅融合激发城市活力”等关键命题,推动城市品质与文脉传承同步提升。
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以“工业锈带”到“时尚秀台”的转型为切入点,分享了该区依托城市更新实现“生产型老工业区”向“宜居宜业现代城区”的华丽蝶变历程——作为成都老工业基地核心承载区,成华区曾占据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更新之路,其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更新项目入选住建部可复制经验清单、猛追湾片区模式获全国推广,东郊记忆艺术区、望平坊街区等更是成为城市更新标杆。
![]()
▲活动现场
主旨演讲环节,6位业内权威专家带来“思想盛宴”。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主任黄鹤从“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切入,提出系统性规划思考;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骆建云以广州实践为例,解析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路径;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周岚、北京清华同衡张弓、重庆大学陈纲、北京国文新文保李源等专家,则分别从工业遗产保护、文旅赋能产业、建筑遗产活化、文物保护技术等维度,提供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方案。
此外,论坛还集中发布“成华区城市更新探索实践”“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更新项目”“东郊记忆园区”等核心成果,并对外推介天府设计产业园、101城市甲板、中演・成都大剧院等“成华区城市更新机会清单”,诚邀社会力量参与区域发展。
成都城市更新实践成效显著
专家建言锚定未来方向
论坛的深度研讨,也让成都近年来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实践成效与创新路径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成都已累计改造老旧片区78个、老旧小区2500个,出台《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办法》及20余项配套政策,174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1.8万处民生服务设施补齐生活短板,成功入选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试点城市。
成都城市更新下一步如何走得更深更实?与会专家也提出精准建言。
![]()
▲黄鹤
“成都在城市更新方面探索出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机制,为平衡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经验’。”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主任黄鹤认为,成都应当在城市更新中充分保留和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建议成都将工业厂区视为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公共空间载体,通过功能置换推动生产型空间向生活型空间转型,同时推动历史建筑向“文化孵化器”升级,探索“非遗+科技”“老字号+新零售”跨界路径,构建“全域博物馆”体系,在文化传承和保护中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生机。
![]()
▲何兵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何兵则聚焦“战略落地”,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省级统筹的更新管理机构,深化“总规—控规—更新单元”三级规划体系,确保政策、资金、利益分配的系统性衔接,助力成都在历史文脉延续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持续领跑。
红星新闻记者 陈学志 摄影 杨译焮
编辑 欧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