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三明治吃出虫!退款 10 元还被笑
“刚咬一口就觉得不对劲,吐出来一看,居然有只绿色虫子!”11 月 17 日,苏州消费者陆晶(化名)的遭遇让网友炸了锅 —— 她在全家便利店买的全麦蜜汁鸡排三明治里,藏着一只清晰可见的虫子,而后续维权过程更让她气到发抖:生产商负责人两次来电都边笑边说 “一直在亏钱”,只愿退 10 元,还反咬她 “威胁人”。这场看似普通的食品安全纠纷,暴露的却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漠视与责任缺失。
一、一口三明治咬出虫!消费者当场恶心到吐
11 月 15 日上午,陆晶像往常一样,在全家便利店苏州大学东校区店买了个全麦蜜汁鸡排三明治当早餐。“撕开包装闻着挺正常,咬第一口就觉得味道怪怪的,有点发腥。” 她下意识吐了出来,低头一看,三明治的生菜叶上,一只约 1 厘米长的绿色虫子正趴在上面,身体纹路清晰可见。
“当时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差点当场吐出来。” 陆晶赶紧拍下照片,包装袋、支付记录也都一一留存。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信任全家的食品安全,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要是没注意咽下去了,后果不堪设想”。从她提供的照片里能清楚看到,虫子嵌在三明治的食材之间,周围没有被挤压的痕迹,显然不是食用时不小心掉进去的,更像是生产过程中就已存在。
当天晚上,陆晶通过全家微会员小程序找到人工客服投诉,按要求提交了支付截图、商品信息图和虫子的清晰照片。客服当时回复 “会尽快安排负责人联系”,让她安心等待,可这一等,等来的却是 “离谱至极” 的处理结果。
二、负责人边笑边说 “亏着钱”:只退 10 元还反咬威胁
11 月 16 日,陆晶接到了自称 “三明治生产商” 的来电。可电话接通后,对方的态度让她瞬间懵了 ——“电话里他一直在笑,说‘我们这行本来就一直在亏钱,最多给你退 10 块钱’。” 陆晶又气又急,明确表示这个处理方案无法接受,还提醒对方 “我正在录音”。
没想到这句话反而激怒了对方:“他立马不笑了,说‘你这是在威胁我?’语气特别冲。” 陆晶说,自己全程只是合理维权,没说过一句过激的话,对方的反应让她既委屈又愤怒。挂断电话后,她立刻再次联系全家客服,反映负责人态度恶劣的问题,客服承诺 “会转达并更换对接人”。
可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 当天下午,第二次来电的居然还是同一个人!“他这次说自己代表全家客服,还是边笑边聊,完全没把我的投诉当回事。” 陆晶忍无可忍,直接质问对方为何不更换专员,对方却含糊其辞,聊了几句就匆匆挂断电话。
![]()
三、多方推诿!全家、生产商都 “不知情”
为了弄清真相,记者 11 月 17 日先后联系了涉事全家便利店、全家官方客服和三明治生产商大联洋食品(无锡)有限公司,可得到的回应全是 “不知情”“已反馈”。
涉事便利店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还没收到消费者的直接反馈,需要先了解具体情况才能处理。” 全家官方客服则称:“目前没有接到相关投诉记录,会向上级反馈,有结果后会联系消费者。” 而大联洋食品的工作人员更是直接说:“没听说这件事,会让相关部门去查,后续有消息再回复。”
可截至发稿,陆晶和记者都没收到任何一方的进一步反馈。“从投诉到现在,已经过去 3 天了,全家除了让我等,什么实质性的解决都没有。” 陆晶无奈地说,她现在不求多高的赔偿,只想要一个真诚的道歉和合理的解释,“至少要让我知道,这虫子是怎么出现在三明治里的,以后怎么保证不会再发生”。
四、食品安全不是小事!这些细节藏着大问题
这次 “三明治吃出虫” 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暴露了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诸多漏洞。首先是生产环节 —— 三明治中的生菜、鸡排等食材,在清洗、加工、包装过程中,都应该有严格的异物检测流程,一只 1 厘米长的虫子能 “通关”,说明检测环节形同虚设。
其次是储存和运输环节。全家便利店的三明治多为冷藏保存,运输过程中也需要全程冷链,若温度控制不当,不仅容易滋生细菌,也可能让外界的虫子进入包装。有食品行业从业者透露:“正规企业的预包装食品,从生产到上架,每个环节都有追溯系统,出了问题能快速定位原因,可全家现在连个基本的调查结果都拿不出来,显然是管理不到位。”
更让人担心的是企业的售后态度。《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而涉事生产商只愿退 10 元,还态度恶劣,显然是对法律规定的漠视,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践踏。
五、网友怒了:“我再也不敢随便买便利店食品了”
事件曝光后,# 全家三明治吃出虫子# #全家客服态度恶劣# 等话题迅速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表达对便利店食品安全的担忧。
“之前在某便利店买过饭团,咬开发现里面有头发,客服也是敷衍了事,最后只退了饭团钱。”
“便利店的即食食品看着方便,可谁知道生产过程干不干净?以后买之前都得仔细检查包装,吃的时候也得盯着看。”
“企业不能只想着赚钱,食品安全才是底线!连基本的卫生都保证不了,谁还敢买你的东西?”
还有网友给陆晶支招:“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保留好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有法律博主科普:“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除了联系企业,还可以拨打 12315 热线或通过全国 12315 平台投诉,监管部门会介入调查处理。”
![]()
六、结语:别让 “方便” 变成 “隐患”
便利店的存在,本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可近年来,“便利店食品吃出异物” 的新闻频频曝光 —— 从面包里的虫子,到饭团里的头发,再到饮料里的杂质,一次次挑战着消费者的信任底线。
对企业来说,食品安全不是 “选择题”,而是 “必答题”。无论是生产、储存还是售后,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在消费者维权时推诿扯皮、态度恶劣。只有真正把消费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关,积极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长久地发展下去。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在购买便利店即食食品时,也要多留个心眼: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选择新鲜度高的产品。一旦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保留证据,勇敢维权,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免受 “食品安全隐患” 的困扰。
希望这次 “全家三明治吃出虫” 事件,能给所有便利店企业敲响警钟 —— 别让 “方便” 变成 “隐患”,别让消费者的信任,毁在一只小小的虫子上。
#热点观察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