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分钟
![]()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守,更是一场严谨的修行。一所学校,既要让师生感受到家的温度,也要有清晰的方向与底线;一位校长,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答案,藏在他的两只手里——左手托着温润的情怀,右手握着坚定的力度,刚柔并济间,方能铺就师生成长的坦途,成就一所学校的长远发展。
1
左手温度
以爱为壤,滋养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唤醒心灵,没有温度的教育,如同没有阳光的土壤,难以孕育出茁壮的幼苗。校长的左手,是传递温暖的纽带,是凝聚人心的磁场,这份温度,藏在对师生最真切的关怀与尊重里。
1.尊重人格,暖透师心
教师从来不是流水线上的教书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教育实践者。他们既要在讲台上传道授业,也要面对生活的琐碎、学情的压力:年轻教师第一次带毕业班,熬夜备课却收效甚微时的焦虑;资深教师面对教育新技术,力不从心时的迷茫;女教师兼顾家庭与工作,分身乏术时的疲惫……这些细微的情绪,都逃不过有心校长的眼睛。
好校长从不会只谈奉献与责任,而是把教师的“人”放在第一位:得知教师家里遭遇变故,会主动协调工作,让他安心处理家事;发现教师课堂效率下滑,会悄悄约到办公室,递上一杯热茶说“别急,咱们一起找找问题”;面对教师的抱怨与委屈,会耐心倾听,做一个合格的“情绪垃圾桶”,而不是急于反驳说教。这份不带功利的真诚关怀,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能驱散教师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当教师的人格被尊重,内心的归属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份温暖最终会转化为扎根讲台的动力,让校园里的每一次互动都充满人情味。
2.赋能才华,点亮微光
每位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有的擅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点燃课堂,有的深耕课题研究、屡获佳绩,有的天生有亲和力,能把“问题学生”带成阳光少年,还有的动手能力强,能把枯燥的知识变成趣味实验。好校长从不会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教师,更不会让个性化的才华被标准化的要求淹没。
他们是“伯乐”,更是“搭台人”:看到教研骨干有想法,便全力支持其牵头课题研究,协调资源、提供经费,让智慧得以沉淀;发现创意型教师有特长,便为其开设特色课程,比如书法、编程、非遗手工,让才华得以施展;察觉沟通力强的教师有潜力,便邀请其参与德育管理,让优势得以发挥。甚至对于看似“普通”的教师,校长也能找到其闪光点——比如有的教师虽然不善言辞,但批改作业极其认真,便在全校表扬其“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当每位教师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分量,整个教师团队便会充满活力与创造力,校园也会因此变得多元而精彩。
3.见证成长,凝聚力量
教育是一场慢功夫,教师的每一次备课、每一堂授课、每一次谈心,学生的每一次刷题、每一点进步、每一次蜕变,都值得被看见、被肯定。好校长从不会忽略这些“微小的美好”,而是做师生成长路上的“见证者”与“喝彩者”。
对教师,他们从不吝啬荣誉与认可:年度评优时,不仅看成绩,更看付出;职称晋升时,公平公正,为有能力的教师打通成长通道;甚至会记得教师的“高光时刻”,在校庆活动上特意提及“三年前,正是这位老师带着学生拿下了省级竞赛金奖”。
对学生,他们不止关注成绩单上的数字,更在意品格的养成:看到学生主动帮同学补习功课,会在晨会表扬;发现学生比上次更勇敢地发言,会笑着说“你进步真快”;面对暂时落后的学生,会耐心鼓励“没关系,咱们一步一步来”。当教师的付出被尊重,学生的成长被见证,校园里便会形成“付出有回报,努力有回响”的正向氛围,这份力量会凝聚成推动学校前行的强大动力。
2
右手力度
以严为纲,护航前行
如果说温度是教育的情怀根基,那么力度就是教育的底线保障。校长的右手,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是对规则秩序的维护,这份力度不是冷酷的苛责,而是“严中有爱”的担当,是让学校行稳致远的底气。
1.严抓工作,锚定标准
教育是良心工程,容不得半点敷衍与将就。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最终体现在每一堂课、每一次教研、每一项管理细节里。好校长深知,“宽松”不等于“纵容”,降低要求看似是对师生的“体恤”,实则是对教育使命的辜负,对师生成长的不负责任。
他们会为学校发展锚定清晰的标准,并且带头执行:
课堂上,要求教师“每节课都有明确目标,每十分钟都有互动亮点”,自己则坚持每周推门听课,课后和教师一起复盘“这部分内容可以更贴近学生生活”“那个提问可以更有启发性”;
教研中,杜绝“走过场式”讨论,要求每次教研都有主题、有争议、有成果,甚至会亲自牵头核心课题,带动教师深耕教学;
德育上,强调“小事见品格”,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班级的卫生纪律抓起,让德育融入日常;
安全上,更是零容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排查校园隐患,确保师生安全无死角。
这份对工作的严苛,不是为了制造压力,而是为了让教育教学有章可循、有质可依,让师生在高标准的要求下,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
2.善处问题,以评促改
教育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学生因矛盾冲突违反校规,甚至个别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敷衍工作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逃避或一味指责只会适得其反,好校长的“力度”,体现在“善批评、重改进”的智慧里。
他们明白,批评的核心从来不是“批”,而是“评”——是帮对方找到问题根源,明确改进方向。比如教师教学出现失误,校长不会在公开场合指责“你怎么这么不负责”,而是私下里一起观看课堂录像,客观指出“这里的节奏太快,学生没跟上”“那个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然后一起商量改进方案;面对学生违纪,不会简单粗暴地惩罚,而是先了解前因后果,引导学生反思“你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什么影响”“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做”,让批评变成成长的契机;对于团队中出现的消极情绪,会主动约谈,既指出问题的严重性,也倾听背后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这种“既批又评、以评促改”的方式,既守住了工作的底线,又保留了师生的尊严,让成长在反思中更深刻。
3.坚守规则,筑牢底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章制度、核心价值观,是保障教育教学有序开展的“定盘星”,是守护师生权益的“护身符”。好校长的“力度”,更体现在对规则的坚定坚守上——无论对谁,无论何种情况,底线不可破,原则不可违。
在这样的学校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若违反师德师风,哪怕教学成绩再好,也会按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学生若触碰校规红线,哪怕平时表现优秀,也会接受相应教育惩戒,不会“法外开恩”;甚至校长自己,也会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比如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随意占用学生课时。
但这份坚守并非“一刀切”的冷酷,而是“有原则、有温度”的执行:处理问题时,会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做到公平公正;惩戒之后,会持续关注其后续表现,给予改正的机会。当校长带头坚守规则,师生便会心存敬畏,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有序推进,教育的净土才能得以守护。
3
刚柔并济
方担教育使命
校长的左手,是温度,是情怀,是让校园成为精神家园的根基;校长的右手,是力度,是底线,是让学校成为教育沃土的保障。温度没有力度做支撑,便会沦为无原则的纵容,难以培养出有规矩、有担当的人;力度没有温度做底色,便会变成冷冰冰的管控,磨灭师生的热情与创造力。
一所优秀的学校,从来不是单一的“温情脉脉”或“铁面无私”,而是刚柔并济、宽严相济。校长唯有以温度凝聚人心,以力度保驾护航,让尊重与严格共生,让关怀与底线并存,才能带领师生在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才能办好一所让家长放心、让师生热爱、让社会认可的学校,不负那份沉甸甸的教育使命,不负每一份滚烫的信任与期待。
作者:陈黎明
江苏省常熟市开元小学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来源|作者投稿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