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初冬时节,当北国早已银装素裹,江南大地也渐染萧瑟,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的 “鹤乡菊海” 景区内,却正上演着一场惊艳时光的视觉盛宴。千亩田间,白菊似雪、黄菊如金、粉菊若霞,数十个品种的菊花交织绽放,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铺就出绵延十里的 “地毯锦绣”。晨光熹微时,晶莹露珠点缀花间,宛如碎钻闪烁;暮色降临后,落日余晖洒向菊田,金辉与花色交融,勾勒出诗意画卷。来自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游客们沉醉其间,或驻足拍照,或俯身闻香,或沿着观光步道漫步,在初冬的寒意中邂逅一抹别样的温暖与绚烂。
![]()
这片令人沉醉的菊海,并非偶然的自然馈赠,而是洋马镇六十余年深耕菊花产业的必然成果。作为久负盛名的 “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的菊花种植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彼时,当地农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尝试引种药用菊花,没想到这片长江以北的沿海滩涂,竟因独特的沙质土壤、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气候,成为菊花生长的 “沃土”。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发展,从单一的药用品种到兼具观赏、食用、药用价值的多元品类,洋马镇用一朵小小的菊花,书写了一段从 “靠天吃饭” 到 “靠菊致富” 的乡村振兴传奇。
![]()
如今的洋马镇,菊花种植已不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而是形成了一条涵盖种植、加工、销售、旅游、文化等多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全镇菊花种植面积稳定在 6 万亩左右,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 20 万亩,年产菊花干品达 1.5 万吨,产销量占据全国药用菊花市场的 70% 以上,成为王老吉、加多宝等知名凉茶品牌的核心原料供应基地。
![]()
漫步洋马镇的中药材加工园区,136 家加工企业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新鲜的菊花经过清洗、烘干、筛选、包装等多道工序,摇身一变成为药用饮片、菊花茶、菊花糕、菊花精油等多元化产品,附加值实现数倍增长。据统计,全镇菊花及相关产品年销售额突破 30 亿元,直接带动 2 万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 2 万元。
![]()
洋马镇的成功,不仅在于将菊花产业做得 “大”,更在于做得 “精”、做得 “活”。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洋马镇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的种植加工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此,该镇果断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 “菊花 +” 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一朵菊花绽放出更多可能。
![]()
“菊花 + 生态农业”,筑牢产业根基。洋马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在菊花种植基地,农民们采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障菊花品质。同时,该镇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从种苗培育到产品上市,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确保消费者买到的每一朵菊花都安全可靠。2010 年,“洋马” 牌菊花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品质的象征。如今,洋马镇已建成国家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白菊花标准化示范区,其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
“菊花 + 乡村旅游”,激活生态价值。依托 “中国药材之乡” 的品牌优势和千亩菊海的景观资源,洋马镇投入 2 亿多元,打造了 “十里菊香”“鹤乡菊海” 两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走进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菊田风光,还能参观菊花科技馆、中药材体验馆,了解菊花的种植历史、药用价值和加工过程。园区内还设置了亲子采摘区、露营基地、民俗表演舞台等多个休闲娱乐区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自 2006 年被授予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来,洋马镇的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年均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2 亿元。如今的鹤乡菊海园区,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成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
“菊花 + 文化创意”,丰富产业内涵。洋马镇深知,文化是产业发展的灵魂。为此,该镇深入挖掘菊花文化、中医药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与菊花产业有机融合。每年 10 月至 11 月,洋马镇都会举办菊花文化旅游节,期间推出菊花书画展、摄影大赛、中医药养生论坛、民俗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同时,该镇还开发了菊花主题的文创产品,如菊花书签、菊花香囊、菊花剪纸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食的同时,能够带走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此外,洋马镇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驻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该镇将红色旅游与菊花旅游相结合,打造了红色教育 + 生态观光的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
“菊花 +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在洋马镇的菊花种植基地,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无人机施肥喷药、物联网监测土壤墒情、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 科技的注入,让菊花种植更加精准高效。为了培育更优质的菊花品种,洋马镇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团队成功培育出多个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菊花新品种,其中 “洋马白菊”“射阳黄菊” 等品种已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在加工环节,洋马镇引入了先进的烘干设备、提取设备和包装设备,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加工向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转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洋马镇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射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菊花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对菊花种植户给予补贴,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对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洋马镇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G228 国道贯通南北,新洋港国家三级航道通航,让洋马镇的菊花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运往全国各地。同时,政府还完善了镇区的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
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洋马镇的菊花产业吸引了大量人才返乡创业。年轻的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到家乡,带来了新的理念、技术和资金。他们有的从事菊花种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有的投身农产品电商,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方式,拓宽菊花产品的销售渠道;有的开办民宿、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特色住宿和餐饮服务。这些返乡人才,成为洋马镇菊花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
洋马镇的 “菊花 +” 模式,不仅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还为全国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洋马镇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坚持特色发展,打造核心品牌。洋马镇立足 “中国药材之乡” 的资源禀赋,专注于菊花产业发展,经过六十余年的深耕细作,打造了 “洋马” 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品牌的树立,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拓展产业空间。洋马镇打破了传统农业的界限,将菊花产业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有机融合,形成了 “一产稳基、二产增值、三产增效” 的发展格局,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了产业综合效益。
![]()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洋马镇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大力推广绿色种植、绿色加工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生态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提升产业质效。洋马镇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力度,推动产业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精准型转变,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五是坚持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洋马镇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了企业、农民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如今的洋马镇,已经从一个偏远的农业小镇,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菊花产业特色镇。漫步在洋马镇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菊花的元素:菊花造型的路灯、菊花图案的壁画、以菊花命名的商铺…… 菊花不仅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更是洋马镇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在这里,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学,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
展望未来,洋马镇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该镇将继续深耕 “菊花 +” 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扩大菊花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入驻,推动菊花深加工产业发展,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的标杆;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挖掘菊花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洋马镇还将积极探索 “互联网 + 菊花” 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
初冬的菊海,是洋马镇六十余年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绽放的菊花,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从一朵小小的菊花,到一个百亿级的生态经济,洋马镇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产业发展只要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注重融合发展,就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路。洋马镇的故事,不仅是江苏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更为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洋马镇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篇章。而那片冬日里的千亩菊海,也将继续见证着洋马镇的发展与蜕变,向世人展示着 “中国药材之乡” 的独特魅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