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吉林省歌舞院的专业舞者在直播间演绎国风舞蹈,65万观众在线点赞打赏;当西安唐风团播还原盛唐市井、苗寨实景直播唱响民族歌谣,屏幕另一端的观众既能“云旅游”又能即时下单——这不是传统综艺,而是正席卷全网的“团播”新生态。这个曾被视为“边缘娱乐”的形式,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的市场。
团播的爆火是一场持续十余年的进化。《2025中国团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0年代初,直播平台的“连麦PK”构成其萌芽形态,“卡颜局”与猎奇才艺依赖少数“大哥”打赏,充满草莽气息。2021年后,“才艺+带货”模式破冰,部分品牌案例让市场看到破圈潜力。2024年至今,多家专业机构入局,将综艺制作流程与MR混合现实、多机位飞猫系统等技术融入直播,使团播彻底告别“土味”,迈入工业化、精品化阶段。
国有院团的加入更添专业质感,如吉林省歌舞院为打造团播舞台,拆除排练厅棚顶安装专业灯具,定制百余套古风服饰,用一级编导设计的舞蹈动作,实现了“艺术展级”的直播体验,单场直播吸引65万人次观看,最高同时在线超1万人。
如今的团播已分化出四大主流形态:才艺竞技型以专业院团入局为代表,将国风民乐、古典舞蹈搬上直播间;剧情互动型让观众通过打赏投票决定剧情走向,打造赛博“剧本杀”;品牌植入型则通过联名男团、跳扫腿舞等网络热门元素,实现“娱乐种草+即时转化”;文旅融合型更是亮点纷呈,西安唐风团播还原盛唐风貌,苗寨实景直播展现民族文化,陕西省歌舞剧院与主播联动的团播更是吸引超210万人次观看,成为“云旅游”新载体。
在变现方面,团播已摆脱单一打赏依赖,构建起“打赏+电商+IP衍生”的三维变现体系。其中,电商转化成效显著,如OST传媒男团助力萍姐火锅登上全国火锅销售榜第二名;无忧传媒旗下“宇宙N05”助力半天妖在2天内卖出超9000万元烤鱼券。IP衍生更打开想象空间,SK女团在杭州奥体中心举办线下公演,团播IP还能接代言、卖周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据媒体报道,2025年团播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亿元,全行业团播间数量将达到5000到7000个。
机遇背后,挑战与规范并行。内容同质化导致的“内卷”初现,一个“水舞台”爆火后,各类“火舞台”“雾舞台”立刻跟风出现,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只有能持续创新的团队才能存活,比如南京“梦华录”团播系列聚焦非遗元素,用敦煌舞姿、徽州鱼灯打造特色,这才是破局关键。
更重要的是,针对低俗擦边、诱导打赏等问题,短视频平台已升级管理规则,严禁过度美颜、营造虚假亲密关系,今年上半年抖音就已清退54家违规公会。文化和旅游部市场司指导下的“优质团播计划”也在推进,计划年底前通过流量扶持、专业培训等举措,培育超100个优质团播。这意味着靠“擦边球”博眼球的玩法彻底行不通了。
报告认为,未来三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技术深度融合,AR、VR技术将让用户“走进”直播间,和主播互动;二是“团播+文旅”成新热点,景区实景直播、非遗文化体验会越来越火;三是线上线下联动形成闭环,团播IP举办线下巡演、主题嘉年华,构建完整的商业生态。
文/本报记者陈斯
本版部分图片源自品牌官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