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快递小哥老陈聊天,他揉着冻红的手说:“公司问我要不要交社保,我选了‘不要’——每月多拿500块现金,比那看不见的‘保障’实在。”
我没接话,只想起半年前另一个朋友的遭遇:做销售的阿丽为了“多拿工资”,跟公司签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结果下班路上被电动车撞了,骨折躺了三个月——因为没交社保,工伤赔偿一分没有,医保报销不了,公司还以“旷工”为由把她开了,最后不仅花光积蓄,连工作都没了。
2025年9月《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落地后,“社保”早不是“可选项”,而是扎在员工和老板脚边的“警戒线”:你敢踩,就等着栽跟头。今天咱们把这事儿扒透——那些“不交社保”的小聪明,到底是怎么让你从“赚小钱”变成“亏大底”的。
一、先砸醒你:“自愿不交社保”是老板给你下的套
老陈说“多拿500块实在”,但他不知道,这个“实在”是用“法定权利”换的——而《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直接把这个“交换”打成了“无效协议”。
老板的套路:把“法定义务”包装成“你的选择”
我见过最常见的话术是:“你要是不交社保,公司每月补你500块,比扣社保拿得多。”这话里藏着两个坑:
第一,补的钱远少于公司该交的社保费——以杭州为例,员工工资5000,公司要交16%的养老+9.5%的医疗+0.5%的失业+1.9%的工伤,合计1395块,给你500块,公司净赚895块;
第二,协议本身是废纸——《司法解释(二)》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协商、承诺都无效。哪怕你签字画押,只要去劳动局投诉,公司照样得补缴社保,还得交滞纳金。
去年深圳有个工厂,让100多个员工签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每人每月补300块。结果被举报后,劳动局不仅让工厂补缴了3年社保,还罚了200多万——而员工拿到的300块“补贴”,被要求全额退给公司。
老陈要是知道这事儿,肯定不会觉得“500块实在”了——毕竟“补的钱要退,社保得补”,最后亏的还是自己。
二、不交社保的人,会在这5个时刻被“打回原形”
你以为社保是“看不见的保障”,但真到事儿上,它是你唯一的“救命钱”。不交社保的人,总会在这几个时刻突然发现:自己像没穿铠甲的士兵,一撞就碎。
时刻1:生病住院——“没社保,半套房搭进去”
去年我表妹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住院花了1.2万,医保报销了8400,自己只掏了3600。但她同事小王没交社保,同样的手术,自己掏了全款,事后找公司报销,公司说“是你自己不交社保的”。
这不是个例——北京有个程序员,熬夜加班突发心梗,抢救花了18万,没社保全自费,把准备买房的首付掏了一半;郑州有个宝妈,生孩子花了2万,没交社保领不了生育津贴,相当于“白干半年”。
社保里的医保,是唯一能帮你扛“大病开销”的工具——以杭州为例,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能到80%,大病还能二次报销,不交社保,就等于把“医疗费”全扛在自己肩上。
时刻2:工伤出事——“公司翻脸比翻书快”
阿丽的遭遇不是偶然。去年广州有个装修工,没交社保,从脚手架摔下来截了腿,公司一开始说“会负责”,后来直接消失——因为没交社保,工伤赔偿得公司全额出,老板宁愿跑路也不掏钱。
而交了社保的人,情况完全不同:工伤鉴定后,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全报,停工留薪期工资照发,伤残还能拿一次性补助金——去年杭州有个快递员,送件时被车撞成九级伤残,工伤保险赔了12万,公司还得补3个月工资,没花自己一分钱。
不交社保,等于把“工伤风险”绑在自己身上——老板嘴上说“会负责”,真出事了,他比谁跑得都快。
时刻3:失业没工作——“没失业金,连饭都吃不上”
今年3月,互联网公司裁员潮里,我朋友阿凯被裁了——但他交了3年社保,每月能领2052块失业金,领了6个月,刚好撑到找到新工作。
而他同事小李没交社保,被裁后直接断了收入,房租都交不起,只能回老家啃老。
失业金不是“救济金”,是你交社保时“存的应急钱”——只要交满1年,失业后就能领,最多能领24个月。不交社保,就等于把“失业缓冲期”给扔了。
时刻4:退休养老——“没养老金,70岁还得搬砖”
老陈今年40岁,说“养老还早”,但他没算过:要是不交社保,60岁退休后,每月只能领几百块城乡居民养老金(按杭州标准,每月180块),连饭都吃不起。
而交满15年社保的人,以杭州为例,退休后每月能领3000多块养老金——这不是“小钱”,是你“不工作也能活下去”的底气。
我小区门口的保安张大爷,就是没交社保,72岁了还得每天站12小时,他说:“要是年轻时候交了社保,现在也能在家带孙子。”
时刻5:被公司裁员——“没经济补偿,等于白干几年”
《司法解释(二)》还有个狠规定:公司没交社保,员工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还能要“经济补偿金”——干满1年给1个月工资,干满5年给5个月。
去年上海有个员工,干了4年,公司没交社保,他辞职后告到法院,不仅拿到了4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还让公司补缴了4年社保。
而没交社保又不敢维权的人,被裁员时只能“净身出户”——等于给公司白干了几年,连“分手费”都没有。
三、老板不交社保,会在这2个时刻“赔到哭”
别以为只有员工亏——《司法解释(二)》是“双向约束”,老板不交社保,赔的钱比员工多得多。
时刻1:被投诉补缴——“补社保+滞纳金,亏到肉疼”
社保滞纳金是“每天万分之五”,看着不多,但积少成多。比如公司欠了10万社保,欠了1年,滞纳金就是10万×0.05%×365=18250块,加上本金,一共要掏118250块。
去年杭州有个餐饮老板,没给5个员工交社保,欠了2年,最后补缴+滞纳金掏了30多万——相当于他半年的营业额。
时刻2:员工辞职要补偿——“赔了工资又赔社保”
《司法解释(二)》规定:员工因公司不交社保辞职,公司要给经济补偿金。去年深圳有个电商公司,没给10个员工交社保,员工集体辞职后,不仅要补缴社保,还赔了20多万经济补偿金——老板说“这是我开公司以来最亏的一笔买卖”。
更狠的是“税务联动”——现在社保和税务数据打通,公司不交社保,税务会直接把你列为“高风险企业”,发票领不了,贷款批不下,连招投标都没资格。
四、现在知道慌了?教你2招“把社保权益拿回来”
要是你已经交了“不交社保”的协议,或者公司没给你交社保,别慌——《司法解释(二)》是你的“尚方宝剑”,按这两步走,能把权益拿回来。
第一步:留好证据——“工资条+聊天记录是你的武器”
不管公司有没有跟你签协议,都要保存这3样东西:
1. 工资条:证明你在公司上班,以及工资数额;
2. 银行流水:证明公司给你发了工资;
3. 聊天记录:比如老板说“不交社保补你500块”的对话。
这些证据是你去劳动局投诉的“敲门砖”——去年我朋友就是拿这些证据,让公司补缴了2年社保,还拿到了1个月工资的补偿金。
第二步:直接投诉——“劳动局比你想象的管用”
别觉得“投诉麻烦”——现在劳动局有“一键投诉”通道,在“国家社保服务平台”APP上就能提交材料,一般15天内会有回复。
要是公司拒不补缴,劳动局会直接从公司账户划扣社保费,还会加罚滞纳金——去年广州有个公司,老板说“没钱补缴”,结果劳动局直接冻结了他的个人银行卡,直到他把社保补上才解冻。
最后:社保不是“扣你的钱”,是你存的“底气基金”
老陈听完我讲的事儿,沉默了半天说:“明天我就找公司交社保。”
其实社保从来不是“扣你的钱”——你交的8%养老,进了自己的养老账户;2%的医保,进了自己的医保账户;这些钱都是你的,只是“存起来给未来的自己用”。
而《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就是给你和老板划的“红线”:员工别为了小钱丢了保障,老板别为了省成本违法——毕竟,社保是你后半辈子的底气,没了底气,赚再多钱都是“虚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