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3年。
“《通知》的发布,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养老金融需求持续增长的现实,旨在通过优化制度设计与政策供给,破解养老理财业务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急需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金融供给体系,充实居民养老储备。
●养老理财制度设计实现多项突破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通知》内容后发现,试点范围的拓展可用“全国范围、3年期限、5倍额度”三个关键词概括,即养老理财试点范围拓展至全国;试点机构扩大至符合开业满3年、经营管理审慎等条件的理财公司;单家理财公司的募资规模上限大幅提高,从以往的固定限额改为与机构资本挂钩,上限提升至该机构上年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5倍。
“可以说,养老理财在制度设计上实现多项突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养老金融从试验探索阶段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是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迈出的关键一步。
从前期试点情况看,养老理财产品在规模、地域及机构覆盖方面仍存在局限,难以适配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产品期限偏短、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制约市场潜力的充分释放。
高政扬认为,新政策聚焦破解这些痛点问题,着力提升全国范围内老年群体的理财可得性与风险防控能力,充分体现了管理部门对养老金融长期稳健发展的审慎考量。通过放宽机构准入条件、丰富产品形态、完善流动性机制等举措,致力于构建与老龄化社会相匹配的养老金融供给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可持续的养老资产配置工具。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9家理财公司符合条件,除去11家已获得试点资格之外,另有18家理财公司符合要求。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理财的养老属性仍将着重突出“长期、稳健、普惠”三个特性。
《通知》的发布将为银行理财在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的布局方面带来新活力,推动理财公司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养老产品与服务兼顾长期限与灵活性
自2021年9月养老理财试点启动以来,市场反响积极,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在2023年一季度突破千亿元,后续进入平稳运行阶段,基本达到试点目的。
据中国理财网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30日,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51款。一位银行业理财人士告诉记者,试点初期,5年期产品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对产品年化收益率满意度较高。同时,10年期封闭式产品发行较少。
记者从光大理财获悉,作为首批“四地四机构”试点之一,该理财公司截至2025年9月末共发行了10款养老理财系列产品,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服务客户数超过4万户,并在产品形态上谋求创新,首创了“1+5”期限结构的养老理财产品。
目前,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养老理财产品数量仍然偏少,明显少于公募基金,还难以完全满足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在完善养老理财产品和服务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例如,鼓励试点理财公司发行10年期以上或是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等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支持试点机构依法在养老理财产品购买、赎回、分红等方面进行灵活设计,更好匹配投资者个性化养老需求。
“养老投资需求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长期限理财产品可以避免‘短钱长投’或‘长钱短配’等错配风险。”娄飞鹏分析后认为,这将产生多重利好,一是有助于推动提升长期投资。理财公司募集长期限资金可投资基础设施、养老地产、医疗健康等长期稳定现金流资产,丰富该领域资金来源,提升养老资产的复合回报率。二是有助于支持银发经济。通过非标债权、股权等工具,直接引导理财资金投向健康产业、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等领域,实现“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的有效融合。三是有助于实现风险收益再平衡。允许使用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有助于稳定产品净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全链条养老规划服务未来可期
市场普遍关注,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后,养老理财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变化?
“在供给端,预计将有更多理财公司、保险机构等参与到养老理财业务中来,长期限产品占比或将持续提升,产品形态也将向资产配置多元化、风险对冲与收益提升并重的方向演进,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高政扬表示。
娄飞鹏认为,养老理财供给端将持续释放供给潜力,推动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快速增长,理财公司加速布局长期资产配置。在需求端,养老理财将进一步覆盖全国城乡,尤其是惠及中西部及县域老年群体,提升养老金融普惠性,同时,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协同,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居民配置养老资产。
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养老理财产品和服务,丰富养老理财产品形态,发挥银行理财在大类资产配置领域的资源禀赋,通过多资产、多策略运作,努力在市场波动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健的投资体验,更好匹配投资者个性化养老投资需求,并持续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
专家普遍认为,长期来看,养老理财有望从单纯的资金保值增值功能转向全链条养老规划服务,成为稳健资本供给的重要来源,同时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形成有效互补,助力构建全面的养老保障网络。
据《金融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