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这个名字,在国际政坛上越来越响亮。她1980年出生在德国汉诺威,今年才44岁,就从德国外长位置上转战联合国,当上了大会第80届主席。
她在任外长时就把中国当成欧洲的系统性对手,各种政策都带着明显的针对性。现在她坐上这个位置,有人直呼联合国要完蛋了,因为这个机构本来该中立,结果被一个西方阵营的代表把持,全球平衡还能维持吗?
![]()
贝尔伯克的从政轨迹像坐火箭一样快。她大学学的是政治科学和国际法,毕业后先在欧洲议会混了几年助理,2009年加入绿党,2013年就进了联邦议院。
2018年她当上绿党联合主席,2021年底德国大选后,她直接成了外长,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外长。绿党本来主打环保和人权,她上台后外交政策却转向强硬,尤其是对俄罗斯和中国。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她力推德国增加军费,支持乌克兰,还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说是为了保护欧洲产业公平竞争。
实际上,这套操作让中欧贸易摩擦升级,她还多次公开说中国是系统性挑战,需要去风险化。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过,欧洲要360度转向对付俄罗斯,结果被吐槽是原地打转。
她还搞错过地理数据和人口数字,被媒体嘲笑不专业。但这些都没挡住她的升迁路,2025年5月她卸任外长,6月就当选联大主席。
俄罗斯强烈反对她的提名,要求秘密投票,结果她还是以167票高票通过。中国代表团据说弃权,没投反对也没支持。这事让外界觉得,联合国选举越来越像西方俱乐部内部的事。
![]()
从德国外长到联大主席的转变藏着猫腻
贝尔伯克的当选不是意外,而是德国政府和西方集团的布局。原本德国推的候选人是赫尔加·施密德,一个外交老手,有几十年经验。但2025年3月,德国突然换人,绿党支持率低迷,需要国际舞台给她镀金。
联合国大会主席虽然不是常任理事国那种实权,但能设置议程,影响全球话题走向。她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调改革联合国,说要让它更适应当前危机。9月9日她在纽约总部宣誓,手按《联合国宪章》原件,说要推动团结。
但她的议程一看就偏向西方关心的东西:乌克兰危机、气候变化、性别平等。这些问题重要没错,但她几乎没提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减免、粮食安全和疫苗分配。
俄罗斯直接质疑她的中立性,还挖出她祖父二战时是军官的旧账,虽然这有点情绪化。她推动设立全球民主事务特别代表,说是支持民主国家,结果合作名单基本是欧美盟友。这不就是想在联合国里再建个小圈子吗?
她对不同地区的态度也双标,对乌克兰她主张全力援助,德国已经给了超过80亿欧元,但对非洲的气候资金却在削减。这样的主席,怎么代表全球193个成员国?尤其是中国,作为联合国维和主要出资国和第二大经济体,被她过去定义为对手,现在她在联大舞台上还能公平吗?
![]()
她的对华立场让联合国平衡岌岌可危
贝尔伯克的外交标签就是对华鹰派。她在德国外长任上,推动欧盟排除华为设备,说是安全问题,但从来没拿出硬证据。ただ强调去中国化,跟美国步调一致。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她是主要推手,说中国补贴不公平,实际上是想压制中国新能源产业。
中国多次回应,说这是干涉内政,但她不听,继续在欧盟会议上鼓吹对华强硬。2025年她当选联大主席后,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提全球公平贸易机制,暗示要改革规则针对某些国家的产能过剩。这话听着中性,实际就是把中国贴上规则破坏者的标签。
联合国本来该是多边平台,现在被她这么一搞,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更弱了。中国是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推动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这些是实打实的包容合作。相比之下,她的改革提案更像是西方利益的延伸。
俄罗斯和中国在安理会有否决权,但联大是多数决,她能通过议程设置影响舆论。中国代表团在最近联大上明确说,全球治理不能少数国家说了算。这话点到为止,但意思清楚:贝尔伯克代表不了多数国家。
她的上台,让联合国从二战后的平衡机构,变成地缘政治的战场。西方占三大常任理事国,现在联大主席又是德国人,这平衡还能持多久?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团结,联合国真可能完蛋,变成西方工具箱。
![]()
联合国还能否代表全球多数的声音
贝尔伯克上任两个多月,联合国已经显露出裂痕。她在9月联大开幕式上呼吁勇气推进改革,但她的重点是气候和民主,这些是西方议题。非洲国家关心的债务和粮食,她提得少。2025年11月,她在国际刑事法院相关讨论中强调国家合作,但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的司法公平问题。
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加强与非洲联系,推动疫苗和基础设施,这些是接地气的多边主义。贝尔伯克想用联大话语权打压中国,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中国经济体量大,维和贡献多,越来越多国家看清西方双标。
俄罗斯对她的反对从选举就开始,投票时要求秘密表决,就是不信任她的中立。她的祖父历史被翻出,虽然不直接相关,但加剧了分歧。联合国成立80年,本该是全球共识平台,现在却被大国博弈撕扯。
贝尔伯克的鹰派作风,让中国不得不更主动,比如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团结非西方国家。如果她继续偏向西方,联合国代表性会进一步下滑。发展中国家集体觉醒是关键,中国和其他国家不能沉默。
机构的未来,不在少数人手里,而在多数声音的博弈中。贝尔伯克的当选是警示,多边主义滑坡了,但韧性还在,得看接下来怎么玩。联合国完蛋了?这话虽说重了,但如果不改,离那一天也不远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