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特区报
本报讯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第二稽查局近期曝光一起家族式企业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细节。海南粤弘远轮胎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弘远公司”)作为知名品牌轮胎海南总代理,2021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2464万元销售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骗取留抵退税172.05万元。面对稽查,该公司设置系统密码、销毁单据、抗拒问询,但最终被资金流水戳穿骗局。记者 刘兵
“未开票收入”申报长期为0,企业现骗税疑点
稽查初期,省税务局稽查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主营轮胎批发零售的粤弘远公司纳税申报明显反常。一方面,海南个人车辆保有量较大,行业内普遍存在未开票收入,但该公司“未开票收入”申报长期为0;另一方面,该公司进项发票金额长期大于销项,2022年申请留抵退税172.05万元后,增值税税负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该公司2023年底账面存货达1189万元,但实地核查时发现实际存货远低于账面金额。
检查人员初步判断,该公司涉嫌通过隐匿已售货物的销售收入,虚增留抵税额,进而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遂依法对其立案检查。
经查,粤弘远公司是典型的家族式经营,实际控制人苏琅琳任总经理,其妻子李亚英任财务经理,弟弟、弟媳分别任股东、销售经理。这种“自家人”把控关键岗位的模式,成为其掩盖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证据的“屏障”。
在检查人员依法要求粤弘远公司提供2021年至2023年的进销存系统数据和历史销售单据时,李亚英拒不配合,不仅在进销存系统设置多重密码,还在检查人员协同技术人员前往调取数据时关闭了后台服务,致使系统无法登录。同时,李亚英称,受台风影响,公司销售单据等纸质资料全部毁坏,无法提供任何资料。
此外,公司法定代表人苏琅琳也多次逃避问询,在检查人员向其讲解相关法规,告知逃避检查的法律后果后,苏琅琳依法接受了约谈。面对检查人员的问询,苏琅琳仅提供了一份不完整的系统销售数据,并辩称有些零售业务没来得及录入系统,记不清了,企图给核查工作增加阻碍。
资金流全链条溯源破局,2464万元隐匿收入锁定
为打破僵局,检查人员将突破口放在资金流核查上。而资金的真实流向,正是揭开“隐匿收入-虚增留抵-骗取退税”骗局的关键。
检查人员首先依法调取粤弘远公司对公银行账户流水,发现2021年至2023年对公收款仅1664.72万元,与“某知名品牌轮胎海南总代理”的身份严重不符。随后,通过核查苏琅琳的个人银行账户,检查人员发现其名下仅某一家银行账户就有2052.01万元资金流入,备注多为“轮胎款”“货款”,另外还有大量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转账。此外,检查人员还在公司仓库发现4台POS机,依法调取签约资料后发现,这些POS机结算账户分别是苏琅琳和李亚英的个人银行卡。
将公户、私户、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流水汇总,再与企业提供的相关销售数据逐笔比对,检查人员最终查实:2021年至2023年粤弘远公司合计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4505.19万元,其中2464.31万元未按规定申报,全部通过个人账户“隐身”。面对完整的证据链条,苏琅琳及李亚英终于承认:“个人客户不要发票,我们就把钱收进私户,想着这样就不用缴税了。”
骗取172万元留抵税款,担心被查刻意掩盖
粤弘远公司隐匿收入的核心目的,正是为了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2022年3月,该公司以“小微企业”身份,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172.05万元,当年4月便成功收到这笔退税款。但检查人员查实,这笔增值税留抵税额本身就是虚假的。若按真实收入申报,该公司根本不满足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条件。
拿到退税款后,苏琅琳担心后续被查,刻意采取了掩盖措施,即便收到进项发票也不勾选认证,通过留存未认证进项发票、按需勾选抵扣等方式调控应纳税额,用“低缴税、看似正常申报”的假象,降低税务部门关注,试图掩盖骗税行为。
在确凿证据面前,苏琅琳等人承认违法事实。今年3月,海南省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依法对粤弘远公司作出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727.61万元的处理决定。目前,因纳税人存在未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税款等情形,该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