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青笋雕成的小书竟能逐页翻开,茭白摇身化作毛笔,冬瓜茶壶盛满清汤……这不是艺术展览,而是“阳澄工匠杯”团体赛的真实一幕。11月18日,首届“阳澄工匠杯”相城区餐饮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阳澄湖畔火热开赛。来自全区各大酒店的顶尖厨师同台竞技,以刀为笔、以锅为纸,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点上,共同“卷”出了苏州餐饮的新高度。
据悉,本次大赛聚焦“餐厅服务员”和“中式烹调师”两大核心岗位,设个人赛与团体赛。赛事严格对标国家高级工标准,实操成绩占比高达85%,突出“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鲜明导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综合排名前50%且理论与技能双科合格的选手,将直接获颁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裁判为选手们的烹饪作品打分
当日上午的团体赛中,各酒店团队围绕不同主题,设计并制作宴席。参赛厨师张建华和他的团队此次推出的是“梦龙水乡宴”。严选时令鲜物,其烹饪技法与菜品意境巧妙呼应明代文学巨匠冯梦龙著述中的典故与意象。“比如芦花鸡、四喜鱼头汤,都是有来头的。”张建华表示,“我们希望将文学篇章转化为可品可鉴的舌尖风雅,让食客在用餐中感受相城的历史文脉。”
![]()
厨师梁宇清团队带来的“书香门第”主题宴席
厨师梁宇清团队带来名为“书香门第”的主题宴席。整桌菜品以文房四宝为灵感:冬瓜雕刻成书匣,内嵌樱桃肉与冬瓜片,寓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茭白雕成毛笔,冬瓜茶壶中盛着莼菜青汁汤,仿若一盏清茶待客;浪花、漆扇等元素巧妙融入果蔬雕刻,尽显阳澄湖地域特色。“我们雕刻师傅熬了一个通宵,只为让每一道菜都讲出一个苏州故事。”梁宇清说。
另一支由董锦波领衔的团队则大胆尝试“中西合璧”。他们选用阳澄湖本地桂鱼,裹上伊比利亚火腿,再以手工酥皮包裹,制成一道“惠灵顿火腿桂鱼”。“从开酥到烘烤,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差错。”董锦波介绍,这道菜融合了粤菜对食材本味的尊重、西餐对工艺的极致追求,以及淮扬菜对刀工与火候的讲究,“我们想证明,阳澄湖的食材可以挖掘出无限的味觉创意。”
![]()
锅铲翻飞间香气四溢,厨师们正全神贯注地烹制佳肴
同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药膳主题宴席。陈皮鹅肝酱、白果芡实河虾仁、砂仁虫草花乳鸽……每道菜不仅标注了养生功效,还贴心列出适用与禁忌人群。其中一道“桂花板栗糕”,用巧克力模拟板栗外壳,内里却是温润软糯的桂花馅,“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提升口感层次。”团队成员解释道。
![]()
选手将苏式园林风格融入摆盘创意
下午的个人赛场上,刀光勺影间尽显真章。选手们以最普通的黄瓜为考题,细腻均匀的刀工令人赞叹;摆盘环节则化身艺术创作——有人用酱汁勾勒山水,有人以果蔬雕花点缀,凉菜区的心形摆盘与扇形构图交相辉映。更有机智者突破常规:火腿片搭成苏式拱桥,胡萝卜雕出玲珑宝塔,整桌菜俨然微缩园林。
![]()
餐厅服务员选手正在进行餐巾折花比赛
服务员职业技能比赛同样精彩:桌布抛掷如浪涌,瞬间铺展平整;餐具碰撞清响中,刀叉与高脚杯精准落位,连餐巾折花都暗藏玄机——天鹅振翅、玫瑰含苞,服务美学在此具象化。选手们托盘行走如风、摆台精准如尺,服务流程规范而富有温度。一位评委感叹:“好的服务不是程式化,而是让人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比赛持续至傍晚,各参赛选手陆续完成作品展示。相城区总工会主席沈建表示,这次竞赛是对全区餐饮职工技能的一次“大阅兵”,更是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一步。“餐饮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民生服务的基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旭
校对 陶善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