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能拥有一台玛莎拉蒂的人,非富即贵。
如今你敢信?89.88万的玛莎拉蒂,现在全国各地4S店直接打骨折,最低只要35.88万就能开回家。
放在几年前,说这话都得被人笑掉大牙,现在却成了现实。
![]()
曾经的玛莎拉蒂是无数中国中产和暴发户的终极梦想,是微商朋友圈里“成功学”的标配背景板。
谁家微信群里没见过“微商女王”靠着三叉戟自拍炫富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混过2017年。
但今天,这个意大利百年超豪华品牌,在中国的光环已经碎了一地。
01
越来越多的案例,都在向我们揭示一个真相:豪华品牌的尊严,在中国市场已经被价格战碾成了碎片。
玛莎拉蒂Grecale Folgore,这款新出的纯电SUV,刚上市没多久,本来打算凭着电动化转型扳回一局。结果没等到中国用户买账,自己先降价了。
近期,全国多地玛莎拉蒂经销商发促销海报,官方指导价89.88万元的玛莎拉蒂Grecale Folgore,现在只要35.88万元起。
多家权威媒体已致电相关经销商,确认的这一降价消息的真实性。该款车型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续航里程533、马力550、极速220”,购车可减免购置税。
35.88万元的价格,比官方指导价降了54万元。加上选配和税费,落地也就40万出头,一台“梦中情车”就这样成了“中产标配”。
据一家4S店的销售顾问介绍,这批特价车型该店共有七八十台,近期市场热度非常高,已经卖出去了将近一半,不仅是本地客户,也有很多外地客户前来订购。
但说实话,现在的中产们也没傻到哪里去。社交平台里,理性声音占据多数。
在大家看来,这车本质是燃油车平台“油改电”,没啥纯电技术含量,性能参数也不比国产新能源强,买的还是那个“三叉戟”车标,充其量也就是个身份标签。
谁都明白,玛莎拉蒂这波打折,就是为了换现金流,是实打实的“降价求生”。
02
事实上,这次大降价的背后,正是玛莎拉蒂销量在中国的全面溃败。
2017年,玛莎拉蒂在中国还能年销近1.5万辆,全球销量三成来自中国,风头一时无两。哪怕后来“微商神话”破灭,三叉戟依然是富人圈的门票。
从历史销量看,2017年是其销量高峰,年销量接近1.5万辆,但此后逐年萎缩,2022年至2024年销量从4680辆降至1209辆。今年1-9月累计进口销量1023辆,其中9月单月销量83辆,同比下滑5%。
玛莎拉蒂的高贵滤镜,在中国市场彻底碎了。
![]()
更糟的是,玛莎拉蒂的母公司Stellantis也已经自身难保。巅峰的2023年,净利润高达186亿欧元,到了2024年则直接大跳水,利润只剩54亿欧元,今年上半年甚至巨亏了22亿欧元。
2024年,玛莎拉蒂母公司Stellantis时任CEO唐唯实表示,集团不能养闲人,不赚钱的品牌就得砍。在这种压力下,玛莎拉蒂要不是Stellantis唯一的豪华品牌,可能早就被卖掉了。
其实,被中国市场新能源“打服”的,远不止玛莎拉蒂一个。
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BBA,过去在中国也是横着走。谁还记得当年宝马X5、奔驰E级加价提车的盛况?
可现在,新能源大潮一来,BBA集体掉队。油改电硬上马,中国用户直接用脚投票,BBA只能靠一波又一波的降价“以价换量”。
奔驰EQE、宝马iX3、奥迪Q4 e-tron,这些“油改电”产品基本没有存在感,销量惨淡。除了特斯拉,其他外国品牌在新能源销量榜根本进不了前十。
03
其实,外资超豪华品牌能有今天的尴尬境地,完全是自食恶果。
过去几十年靠品牌光环和技术壁垒,这些品牌圈了不少钱,现在到了技术换道、消费升级的新周期,这些外资品牌还是反应慢半拍,产品又没竞争力,还指望“品牌信仰”收割中国消费者,结果只能被国产车追着打。
说白了,中国新能源这几年进化太快了,智能化、续航、交互、服务都领先一代,价格还便宜一大截。消费者当然理性了,谁还为一块“金字招牌”多掏几十万?
玛莎拉蒂,这个曾经被追捧的超豪华品牌,现在也不得不降价。微商们当年的“炫富神车”,如今已经拼不过蔚来、小鹏、华为的智能大屏和辅助驾驶,甚至连比亚迪、极氪都要甩它几条街。
![]()
玛莎拉蒂的三叉戟,撑不起电动车时代的高贵人设;BBA的品牌溢价,也熬不过中国新能源的技术冲击。豪车的神话,在中国市场已经破灭。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剧变。中国市场不再是外资品牌的提款机,更不是“镀金圣地”。30年河东30年河西,当年外资品牌在中国呼风唤雨,现在钱不好赚了。
玛莎拉蒂的降价,只是一个缩影。外资品牌还想靠情怀收割,恐怕真要被时代无情抛下了。
你觉得,谁会是下一个“骨折价”的豪华品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