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作为冷战后美国围堵亚太新兴力量的核心屏障,第二岛链曾以关岛为中枢,串联起无数军事据点,成为横亘在大洋之上的“无形壁垒”。
而2025年的深秋,这道壁垒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海军编队常态化穿越关键海峡,深海采矿车在2000米海底撕开监视盲区,一场针对第二岛链的布局已然拉开序幕。
然而就在这时,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亚太,东南亚大国印尼突然搁置与中国的歼-10战机采购磋商,转头与澳大利亚敲定深度安全条约。
![]()
印尼的战略转向
2025年11月,印尼国防部长的一句话打破了此前的军购预期,“目前不着急对歼-10采购做处理”。
而在此之前,这款中国外销型4.5代战机曾是印尼军事现代化的重点考察对象。
时间回到2024年5月,印尼国防部副部长道凡托明确表示,正在对采购歼-10CE进行可行性评估。
这款战机的优势十分突出,在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E曾击落多架敌机且自身零损失,即便面对法国“阵风”也不落下风。
![]()
单价仅为“阵风”的四分之一,维护和油耗成本更低,对于拥有一万七千个岛屿、日常巡航压力巨大的印尼来说,性价比极具吸引力。
但印尼的顾虑同样现实,其现役装备中包含美制F-16战机,若选择歼-10,可能面临西方武器体系断供的风险。
在中美博弈加剧、台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印尼既想享受与中国的经贸红利,又担心受到西方压力。
![]()
而澳大利亚的主动示好,恰好给了印尼另一个选项。
11月12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悉尼宣布,两国已完成新双边安全条约的实质谈判,预计2025年正式签署。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多次强调“两国不是军事联盟,而是防务合作伙伴”。
这种表态背后,是印尼复杂的矛盾心态,澳大利亚能提供印尼国防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工业合作机会。
![]()
另一方面,印尼对澳大利亚参与“奥库斯”核潜艇协议、“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心存疑虑,双方在对待俄罗斯与中国的立场上也存在分歧。
作为预计十年内将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人口大国,印尼需要独立自主的外交空间,不想被绑上任何阵营的战车。
印尼与澳大利亚的新安全条约,看似是双边合作升级,实则在南海乃至整个印太地区引发了连锁反应,其影响早已超出两国范畴。
![]()
安全条约连锁反应
条约中最引人关注的条款明确,“若任何一方或双方的安全受到威胁,应立即启动磋商机制,并评估是否需要单独或联合采取军事应对措施”。
这一表述看似外交化,却暗藏变数,一旦台海或南海出现危机,澳大利亚是否会要求印尼开放水域,协助其海空力量前往第一岛链?
这些问题目前尚无答案,但可能性的存在已让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对澳大利亚而言,这份条约是其“向东看”政策的关键一步。
![]()
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将印尼视为地区关键力量,连任后首访便选择印尼,宣称“没有哪个双边关系比澳印尼更重要”。
表面上,澳大利亚试图通过这一政策降低对美中任何一方的依赖,借助东盟及印度提升地区主动权。
但实际行动却暴露了真实意图,除了印尼,澳大利亚还在同步推进与菲律宾的新防务协议。
![]()
重点扩大双方在彼此领土上的军事准入权与作战权限,同时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签署防务协定。
这种布局直接压缩了中国在区域内的战略空间,印尼扼守马六甲海峡及南海南部通道,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战略要冲。
一旦澳大利亚获得在印尼领土上的军事准入权,其与菲律宾的合作则能形成南海南部和东部的双重支点,构建起南海军事网络的闭环。
这不仅让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面临更多外部干扰,还可能限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及科技合作。
![]()
对东南亚地区而言,条约的签署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平衡,东南亚国家一直通过东盟机制维护地区稳定,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相对中立。
但随着澳大利亚与印尼、菲律宾等国签署双边防务协议,这种中立空间被不断挤压,美国主导的印太联盟体系进一步固化。
部分国家可能会面临“选边站”的压力,原本相对缓和的地区氛围变得更加紧张,给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面对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国没有陷入被动,而是以一系列实打实的动作,推进第二岛链的突破布局,用实力回应地缘博弈的挑战。
![]()
第二岛链突破
这一轮布局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的公然挑衅。
2025年11月7日,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公然将“台湾有事”定义为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曾殖民台湾、给中国带来数千万军民伤亡的惨痛历史,却在台湾问题上屡越红线。
![]()
不久后,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鞍山”舰、054A型护卫舰“临沂”舰和903A型补给舰“东平湖”舰组成的特混舰队,通过紧邻日本九州岛的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这支总吨位超4万吨的编队,具备强大的反舰、防空、反潜和陆攻能力,九州岛南端甚至肉眼可见。
编队大概率将逆时针绕行日本列岛,用常态化远海存在告诉日方,任何干涉中国统一的企图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
而作为美国围堵中国的核心防线,第二岛链以关岛为核心,锁定宫古海峡、巴士海峡等关键航线,靠卫星遥感、浅海声呐阵等手段监视海面和空中目标。
但中国智能采矿车的出现,撕开了这道封锁的口子。
近期,中国智能采矿车抵达西太平洋2000米深海的海山,成功完成富含钴等矿产的开采试验。
这款采矿车能自主适应复杂地形,采用低噪音静默作业,让美方水下监听设备无从捕捉。
![]()
钴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弹药、喷气发动机等军事装备的核心原料,中国不仅在加工领域占主导,还建立了庞大储备。
中国深海采矿的成功,不仅为获取钴、镍等关键资源开辟了稳定渠道,更用技术实力证明,第二岛链的封锁已名存实亡。
除此之外,中国核动力航母的研发据推测已提上日程。
未来将采用全电推进技术和电磁弹射技术,吨位达到10万吨级,可搭载70架以上舰载机,作战半径覆盖整个太平洋。
![]()
中国海军也正在构建“航母+核潜艇+两栖攻击舰”的立体作战体系,076型两栖攻击舰搭载的电磁弹射技术,将进一步强化远洋投送能力。
面对中国的这些动作,美日的反应耐人寻味,日本防卫省仅派出“羽黑”号护卫舰跟踪,未像以往那样提出抗议。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则罕见保持沉默,“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甚至提前结束部署返回母港。
这种“冷处理”背后,是美日对中国海军实力变化的无奈承认。
![]()
结语
未来的亚太,和平稳定仍需各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而中国走向深蓝的步伐不会停止,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会动摇。
这种强大,不是为了谋求霸权,而是为了守护自身发展的权利,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持久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