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
![]()
三季度交付超10万辆新车
汽车业务首次盈利
具体来看,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小米汽车及AI(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辆。其中,第三季度累计交付约10.88万辆新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
小米方面表示,小米汽车在持续拓展销售服务网络,截至9月30日,已在全国119个城市开设了402家汽车销售门店;已有209家服务网点,覆盖125个城市。
18日晚,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研发投入91亿元,同比增长52.1%,预计全年投入超300亿元。研发总人数24871人。
![]()
![]()
近期内存价格暴涨
卢伟冰:还是要通过涨价来消化
近期,存储芯片涨价潮席卷市场,不少手机厂商纷纷涨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11月18日晚间,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回应了近期存储成本涨幅较大一事。
卢伟冰认为,此次内存(存储芯片)价格的上涨会是一个偏长的周期。“以前基本上是在手机行业大的波动周期内来影响整个内存的价格,但这一轮大家可以看到,主要还是由于AI带来的HPM(一种高性能混合信号芯片)需求的强劲上涨,带动了全球(内存价格上涨),跟以前不太一样。”
卢伟冰透露,存储芯片的价格低点出现在2023年。目前来看,预计要到2027年才可能有新的产出,“处在一定周期之内需求很大,但产业供给较少(的情况)”。卢伟冰表示,在此背景下,小米首先要保供。“尽管很多消息称明年仍是供应短缺,但小米2026年全年的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卢伟冰也直言,内存成本的上涨一部分还是要通过涨价来消化,但仅靠涨价也无法完全消化。“我觉得整个上涨的成本,一部分一定会通过厂家自己去做吸收,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通过改善或优化产品结构解决这个问题。”
近期,小米股价略有回调,10月跌20%,11月至今跌超5%,不过年初至今仍上涨超18%。截至18日收盘,小米股价报40.78港元,总市值1.06亿港元。
![]()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李星杨卉
编辑|||段炼 余婷婷 董兴生 杜恒峰
校对|何小桃
![]()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