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崂山云雾间又传来了一起噩耗!
当无人机吊着担架从百米悬崖升起,49岁登山博主涛哥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花岗岩山脊上。
![]()
这个组建2000人登山群的"老驴",曾在视频里徒手攀岩如履平地,最终却在最熟悉的野路上失足。
原以为在这件事情曝光之后,网友们对为了他的生命感到可惜,但谁曾想,看到遇难全过程,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不同情......
![]()
![]()
![]()
49岁男子在崂山坠亡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作为中国海岸线上唯一的海拔超千米山峰,青岛崂山向来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
这座形成于白垩纪的花岗岩山体,经亿万年风化雕琢,既有太清宫的仙风道骨,也有巨峰顶的剑指苍穹。
![]()
数据显示,崂山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其中约5%会选择未开发的野路探险,正是这些隐藏在官方步道之外的"魔鬼路线",成为户外爱好者的狂欢地。
黑风口一线天、天茶顶北坡、大流顶西侧,这些地名在登山圈如雷贯耳,却也是救援队最熟悉的"事故高发区"。
![]()
更何况,在崂山花岗岩表面在潮湿多雾的气候下,常覆盖着看不见的苔藓层,摩擦系数堪比抹了油的玻璃。
据崂山消防救援站统计,这些年共执行山地救援27起,其中野路探险占81%,5起为坠崖重大事故。
![]()
11月16日的山风特别猛烈,阵风达到7级,下午2时17分,景区救援中心电台响起急促的呼叫:大流顶有人坠崖!
这个被称为“山羊都站不住”的陡坡,坡度接近80度,岩体风化严重,而且这个遇难者直接卡在两道岩脊之间,身上还挂着GoPro相机。
![]()
颇具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座山的官方步道上,游客们正悠闲地拍摄着网红打卡照,相距仅3公里的两个世界,演绎着崂山截然不同的双面性格。
如同前文所说,这个男子叫做“涛哥”,在当地户外圈里面赫赫有名,经常参与一些户外探险的活动。
![]()
即便是在遇难前的最后一条视频里,涛哥戴着标志性的黑色棒球帽,对着镜头举起矿泉水瓶:征服未知,才是人生的意义。
自从涛哥定居青岛后,他的账号就更名为“涛哥山友会”,而且所拍摄的视频风格,也越来越加惊险。
![]()
在他出事之后,粉丝就整理了一个“名场面”合集,他曾在天茶顶悬崖边倒立,在风化严重的岩壁上“飞檐走壁”。
最出圈的是带领20多人无保护通过“魔鬼坡”,配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没有保护的人生”,获赞20万。
![]()
有群成员透露,涛哥建立的登山群实行严格的“狼性管理”:提议使用安全绳会被嘲讽为“怂包”,新成员必须通过无保护攀爬5米岩壁的“入群测试”。
每周三、六、日的组团登山虽声称AA制,但50元/人的收费和2000人的群规模,被估算月入过万。
![]()
而且11月14日的事发前视频中,涛哥和十余人在崂山巨型斜面石坡上徒手攀爬,有网友用登山圈暗语提醒“这视频适合中午发”,(意为早晚要出事)。
虽然这句话有调侃的意思,但涛哥也直接回怼称,你年纪轻轻就卧床等噶了吗?,但怎么也没想到这条充满戾气的回复,在两天后变成残酷的预言.......
![]()
遇难全过程曝光
11月1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有一位驴友在青岛崂山失足坠亡,目前他的遗体也已经被无人机运下山。
一时间舆论闹得沸沸扬扬,而且这个人就是前几天还跟网友争执的涛哥,他在16日参加户外运动时,失足坠亡了。
![]()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停留在11月15日晚,展示着塞满登山包的装备:5部拍摄设备、3个充电宝、各种能量胶,却唯独找不到头盔和安全绳。
还原涛哥生命最后24小时的时间线,可以发现悲剧早有伏笔,原来在11月15日的白天,他刚带队完成崂山北九水线路的探路。
![]()
当晚又上了一个12个小时的夜班,16日清晨6点,他已在群里发布集结定位:“大流顶天气晴好,适合挑战。”
据当天同行的山友回忆,涛哥登山前曾抱怨“头有点昏”,但仍坚持带队出发,上午10时左右,队伍抵达大流顶基部。
![]()
现场视频显示,他穿着已磨损严重的登山鞋,在起步前还开玩笑:这双鞋陪我去过勃朗峰,今天该退休了。
中午12时47分,队伍行进至最危险的“鲫鱼背”路段,此处的岩脊宽度仅容半脚,下方是150米深谷。
![]()
按道理来说,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毕竟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这个涛哥可不这样想。
只见涛哥为了给所带的队员,进行示范动作,竟然在未系安全绳的情况下,进行了侧身横移,这属实是胆大妄为。
![]()
还有目击者在互联网上透露称,当时涛哥右手抓的岩点突然脱落,身体瞬间失去平衡,就像片树叶一样飘了下去。
下午1时20分,民间救援队接到求助,但涛哥所坠落点是个视觉死角,他们还是用了三套绳索系统才勉强接近。
![]()
由于岩体结构不稳定,常规担架搬运风险极大,最后经家属同意,决定调用载重200公斤的工业无人机。
在7级阵风中,无人机17分钟的吊运过程多次险些撞上山体,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涛哥手机恢复的数据中,存着未发布的"登山安全十大准则"文稿。
![]()
其中写道,永远对大山保持敬畏,你的经验在自然面前不值一提,这个他未能践行的准则,成为对其命运最深刻的注解。
当无人机的嗡鸣声消散在山谷间,网友们的评论几乎一边倒,用生命赌流量,不值得同情,自然从不容忍傲慢,2000人的群主,却救不了自己。
![]()
![]()
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在初冬的崂山上划下令人深思的休止符,我们征服的从来不是山川,而是自己的狂妄!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信源:
网红博主在崂山失足坠亡,出事前还在悬崖陡坡拍视频,几乎无防护措施---2025-11-18 ----新黄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