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老司机驾新车)
1、近期下游调研与需求分化
·需求结构性分化:2025年玻纤行业需求呈现‘冰火两重天’特征。粗砂市场中,普通缠绕直接砂及下游玻璃钢厂开工惨淡,主要因终端需求不旺盛。普通产品整体供需仍过剩,短期供应压力未明显缓解,厂家通过单方面价格推涨‘以涨促稳’。从市场调研看,部分贸易商、加工厂以300号、200号、135号等粗纱小号数产品生产织物,用于建筑建材、风电织物等领域,当前订单可维持至本月底,12月订单预计将明显下滑。主要原因在于2025年下游及终端回款情况不佳,需延长回款周期,导致10月、11月部分小号数产品订单阶段性好转。此外,部分贸易商将部分国内需求转向国外,目标市场包括阿联酋、巴西,因出口回款周期(1-2个月)短于国内,且多采用30%-50%预付款模式,回款情况更优。
·产销与库存情况:截至2025年7月中旬,各厂家产销基本维持在9成左右,个别因市场口碑、产品结构等因素勉强维持8成多。对比9月第一轮提涨后的产销情况,当前产销水平有所回落,但实际需求仍存,支撑力度有限。从价格看,中小企业产品价格已从低位3000-3050元陆续提涨至3250-3300元,部分产品低于3400元的价格不被批准,贸易商和深加工工厂当前最低采购价为3250元。此外,部分贸易商、加工厂2025年出口订单占比增加,主要因出口回款周期短、预付款模式更优。
·深加工企业分化:2025年玻纤深加工环节订单分化明显,大型与中小型企业表现差异显著。以江苏某大型深加工上市企业为例,其2025年以来营业、盈利及产销情况良好,截至7月10日左右,各深加工产线基本满产(开工率100%),订单充足。该企业出口销售额占比达60%-70%,主要销往美洲国家,产品定位高端,技术创新能力强,在自动化格栅、耐高碱、高硅氧材料等细分高端领域市场份额大。其客户群体稳定性显著优于中小型企业,经营形成良性闭环,竞争力突出。而多数中小型深加工工厂订单相对疲软,这一分化现象在玻纤及其他建筑建材大宗商品行业中普遍存在。
·风电需求支撑:2025年风电织物深加工工厂订单情况整体乐观,多数处于满产状态。仅江苏某风电织物企业因母公司与子公司内部问题,订单阶段性缩减,但年度采购目标未大幅减少。从行业动态看,10月各具备风电生产资质的厂商参展国际风能展,市场共识认为未来2-3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将维持高位浮动,不会明显下滑。基于此,预计今明两年风电需求对玻璃纤维的支撑将持续,未来两年仍占据主导地位。
2、粗纱价格提涨落实与驱动因素
·9月提价落实情况:9月粗纱价格从低位3000-3050元涨至3200-3300元。价格落实存在时间差,9月提价时部分订单按旧价,10月新订单按新价,10-11月为主要落实阶段。提价落实的支撑因素有:中下游前期备货不足,部分深加工工厂未备货;10月小号数产品需求量明显回升,支(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撑了大号数产品价格的落实。目前9月提价已基本落实,三磊、天浩、金牛等厂商的粗纱(包括小号数纱和大号数粗纱)处于货紧状态,其中天浩基本无货。
·10月底提涨僵持原因:10月底大厂带头发起新一轮价格提涨,多数企业于10月底至11月初发布涨价函,但截至上周五仍无明确落实消息。下游反应冷淡,因贸易商和深加工厂前期(10月至11月)已陆续少量备货,库存可支撑淡季发货,对“狼来了”式提价敏感度下降。中小厂除天浩外多处于亏损,意图提涨100-200元(目标价3600元,成交价格3400-3500元)修复亏损,但下游不买账致提价僵持。此外,11月山东、四川、重庆、内蒙等地中小厂开始互相打探产销率,反映市场走货放缓担忧,影响提价落实。
·短期价格预期:短期来看,12月底前粗纱价格无明显下跌可能。大厂对普通热固产品价格提涨“不care”,因其热塑、风电订单饱满,需排单,涨价重心转向风电和热塑产品(长协合同需为明年基价敲定造势)。行业定价权方面,卖方市场话语权重,除天浩外多数厂家已发布涨价函,行业内有“跟涨保面子”心态,推动价格趋稳。即使普通产品提涨有阻力,各企业仍认为价格“肯定得涨”,具体涨幅待月底与刚需客户签合同时确定。
3、电子布市场动态与涨价预期
·10月提价落实情况:10月电子纱及电子布提价。G75电子纱涨300-500元,帝格拉斯、伊格拉斯电子纱涨约3000元,电子布每米涨0.1-0.2元。此轮提价于10月初(国庆节后)敲定,驱动因素为供需趋紧:林州粗纱后部产线停产,帝格拉斯、伊格拉斯等产品供不应求。提价落实快,当月完成。当前主流电子布成交价格:7628普通电子厚布4-4.4元/米,1080、2110电子布约4元/米(分克重有差异)。
·后续涨价预期:当前电子布及电子纱产销分化: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普通G75电子纱出货弱于高端产品,但较传统淡季产销基本平衡。未来存量企业或转型高端产品,普通电子纱供应量将一定程度修复,供需关系有望改善。预计12月下旬至元旦前后,G75、帝格拉斯、伊格拉斯电子纱可能再次提价。涨价策略或延续小步调调整(0.1-0.2元/米),一是稳住年底价格基数,为明年年初价格奠定基础;二是为明年新增产能投放后的降价预留空间(与粗纱逻辑相似)。
4、明年需求结构变化预测
·需求占比调整:各下游领域需求占比有不同调整。电子电器因补贴取消,需求收窄,占比从今年的25%降至22%。工业设备中部分热固合股和短期产品需求增加,占比增近2个百分点至7%。交通运输受新能源汽车增速空间限制,占比降2个百分点至21%。风电虽新增装机预期好,但支撑量缩减,占比从今年的14%降至12%。建筑建材今年较去年明显缩减(去年25%,今年跌破20%),明年因西南、西北基建订单释放,占比小幅缩减至18%。其他领域因传统材料被替代及轻量化渗透,占比赋值为10%。
·出口与进口预期:今年进出口好于预期,明年出口预计从200万吨增至204万吨。进口因国内高端产品产能占比增加,预计从11万吨缩减至10万吨,维持低位。
5、明年价格中枢与行业趋势
·价格区间预测:预计明年粗纱最低价格约3100元,最高约3600元,全年价格中枢维持在3200-3400元。价格季节性波动方面,2025年底前或农历春节前,厂家目标将价格维持在3450-3600元;春节后,下游深加工恢复,厂家或再次推涨价格刺激需求,届时价格可能达明年最高,约3600元。价格支撑因素上,热塑和风电长协订单2026年大概率提价,支撑价格中枢。热塑领域存在大小厂订单分化,大厂品质、口碑、资金和电子实力强,客户倾向选择大厂,使大厂维持在热塑和风电板块的产量占比(风电、热塑占比均维持在30%以上),避免低端产能倒灌,支撑价格稳定。整体上,市场成交低价水平逐步上抬,高价受限,价格中枢理论上比2025年更高。
6、明年供给端新增产能与净增量
·计划新增产能:明年粗纱与细纱计划点火的产线,粗纱有3条,设计产能约42万吨;细纱有2条,设计产能18.5万吨,合计设计产能60.5万吨。具体产线及点火时间:巨石淮安10万吨电子线大概率明年一季度点火;内蒙古天浩12万吨产线计划明年一季度点火;泰山山西二线15万吨原计划明年年初点火,经调研可能提前至今年,产线若点火,产能影响覆盖2026年全年;重庆国际在长寿新建的8.5万吨电子纱线预计明年年中(6-8月)点火;东方希望15万吨产线虽市场待定,但行业会议认为大概率明年下半年投产。
·净增量预测:净增量受冷修产线影响,明年计划冷修产线7条,设计产能合计63万吨。中性预期下,粗纱净新增约30万吨;细纱仅巨石10万吨电子纱线新增产能影响显著,其他细纱产线因陆续冷修,净增量有限。
7、电子布与出口市场补充讨论
·电子布与纱价关系:针对电子布因织布机短缺是否仅布价上涨而纱价不涨的问题,需分品种讨论。普通厚布即使织布机短缺,市场竞争仍存在,价格提涨需依赖下游需求向上传导。纱布价格存在联动逻辑:正常情况下,电子布价格上涨会带动电子纱价格上涨;过去两年偶现电子布价格上涨但电子纱价格未动的情况,但此类情况较少。未来若织布机持续短缺致电子布价格上涨,电子纱价格也将随之上涨;仅当电子纱出现大规模产能释放时,可能出现布价涨而纱价不涨的情况,但概率较小,总体来看纱布价格涨跌幅基本同步。
·明年出口预期:从当前出口结构看,2025年1-9月出口数据显示,中东、南美及东南亚地区出口量有所增长,其中印度保持出口量占比第一;而韩国、美国、日本的出口量在前三季度呈现逐步回落态势。对于2026年出口预期,产业整体相对保守,但各厂家正探索通过阿联酋、沙特、土耳其、越南等渠道进行中转或转运,调整出口方式以应对贸易壁垒。2025年出口受关税及贸易壁垒影响明显:刚需订单中,部分客户主动承担因税率上涨产生的额外税费;而非刚需订单则因税率及贸易壁垒因素出现阶段性滞留。综合来看,2026年出口虽无特别悲观预期,但需通过出口方式转变来应对相关挑战。
Q&A
Q:今年玻璃纤维行业的需求整体情况如何?
A:今年玻璃纤维行业需求整体呈现明显结构性分化,普通产品供需仍呈现过剩局面。
Q:下游粗砂市场的情况如何?
A:普通缠绕直接砂及下游玻璃钢厂开工情况惨淡,主要原因是终端需求不旺盛。
Q:部分加工厂的生产及订单情况如何?
A:山东、江苏、浙江地区个别加工厂主要生产300、200、135号缠绕直接纱等小号数粗纱织物,用于建筑建材、风(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电织物、环氧织物、储罐瓶等材料。当前订单可维持至月底,12月订单或显著下滑,因今年下游终端回款不佳,需延长贸易商及加工厂回款周期。
Q:出口订单的情况如何?
A:部分贸易商将年内部分国内需求转向阿联酋、南美等地,贸易商及加工厂出口订单占比增加,主要因出口回款周期较国内更短。出口通常采用30%或50%预付款模式,公司为优质客户提供垫资支持,正常账期1-2个月,到货后客户及时打款,回款情况显著优于国内。
Q:玻纤价格提涨的落实情况如何?
A:9月至今,中小企业玻纤价格从低位3000~3050元/吨陆续提涨至3250~3300元/吨,个别产品提涨后价格不低于3400元/吨。第一轮提涨后约1.5-2个月,落实情况良好,贸易商与加工厂采购价格最低为3250元/吨。
Q:大型深加工企业的订单情况如何?
A:今年以来,大型深加工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订单呈现明显分化。江苏某大型深加工上市企业今年营收、盈利及产销情况良好,截止本月10日,各深加工产线开工率达100%,订单充足。其出口销售额占比60%-70%,主要销往美洲,产品定位高端,客户群体稳定,技术创新及高端领域竞争力强,自动化格栅、耐高碱、高硅氧材料等产品市场份额大。
Q:未来风电需求的情况如何?
A:风电织物深加工工厂反馈今年订单情况乐观,当前满产。某江苏企业因股东内部问题订单阶段性缩减,但采购量目标未减。根据10月国际风能展信息,未来两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大概率不会明显下滑,年均高位浮动。基于此,今明两年风电需求对玻纤需求的支撑大概率持续,未来两年仍占主导。
Q:苏沙9月提价11月落实情况较好,且近两个月低端产品产销表现一般,支撑提价落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A:苏沙9月提价落实较好的支撑因素主要包括:提价初期中下游备货量有限,部分深加工工厂未备货;10月小号数产品需求回升支撑大号数产品价格落实;因合同周期为一个月,9月提价在10月新订单中按新价执行,推动10-11月落实9月提价目标。此外,10月底至11月初普遍发布涨价函,但大厂带头的新一轮提价截至上周五尚无明确进展。
Q:当前三磊、天浩、金牛等厂家纱供应紧张的原因是需求修复,还是主要因货物压给下游?
A: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需求修复或货物压给下游,而是部分厂家调整产品结构,将粗纱转产为小号数纱,因近期小号数纱产销情况良好,故减少2400号粗纱的生产;此外,部分货物向贸易商少量发货,但该部分占比不大。
Q:小号数纱线的下游应用领域及主要需求是什么?
A:小号数纱线主要用于织物生产,具体包括砂砂轮网布、方格布等,部分需具备防水性能的材料,北方地区基建项目及格栅产品。
Q:是否因小号数产品需求不佳且供应方较少,导致生产该产品的中小厂家在产品滞销时倾向于调整产品结构,转向生产2400等规格产品?
A: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中小厂家虽被称为中小厂,但其单条产线产能普遍在8万吨以上,生产小号数产品时产能利用率较低,而2400、4800等规格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可达到110%-120%。此前小号数产品主要由四川裕达、江西源源、华源及中检干锅厂等新兴企业生产,这些企业产线产能有限且调整灵活。自今年下半年起,上述企业抓住无碱玻璃电子纱、低介电及高频高速超细/极细纱的需求增长机会,将原生产小号数产品的产线转产细纱,从而退出300、600、100等小号数粗纱市场。
Q:9月与10月底两轮提价中,大厂的行为有何差异?10月底提价目前落实情况如何?后续是否会继续提价?
A:9月提价中,大厂因定价高于小厂未参与;10月底提价中,大厂选择与行业同步提价,旨在通过缩小与小厂价差配合反内卷。第二轮提价动机包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烘托市场气氛及传递信心,但大厂对普通热固产品提价并不关注,提价重心转向风电与热塑产品。风电与热塑新价落实或于明年1月底、2月初明确。普通产品方面,二三线企业提价意向较强,但下游贸易商与深加工厂因前期备货对提价不买账,认为当前库存足够应对淡季需求,提价敏感度降低,导致本轮提价僵持。此外,山东、四川、重庆、内蒙等地中小厂家自上月20日起互相打探产销率,反映市场走货趋弱,价格实际落实仍存不确定性。
Q:基于当前大厂中间热塑供应充足、小厂转向生产小号数产品的情况,是否意味着粗沙当前价格可能不涨但下跌可能性也不高?
A:短期粗沙价格不会出现明显下跌。
Q:行业内企业心态转变的原因是否为今年二季度小型企业竞争后发现对行业整体无显著作用?
A:主要原因是当前除巨石外其他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内企业均希望尽可能修复普通产品价格的亏损情况。
Q:提价后,除巨石外的其他厂商是否仍处于亏损状态?
A:若按预期提价100-200元,对外价格达3600元左右,成交价格在3400-3500元区间,生产成本可实现盈亏平衡,但综合成本仍有小幅亏损。
Q:电子布当前整体涨价情况如何?
A:电子布于10月经历一轮价格提涨,涉及G系列、E格拉斯、D格拉斯等产品。其中775产品价格上涨300-500,帝格拉斯、伊格拉斯价格上涨约3000,电子布提涨0.1-0.2元/米。此轮提涨于10月初买卖双方签订合同时敲定,主要因供需趋紧:林州粗纱后线停产,帝格拉斯、伊格拉斯及D450、1250、125等产品持续供不应求,推动电子砂价格落实速度明显快于粗纱,提涨当月即陆续落实。当前7628普通电子厚布成交价格为4-4.4元,1080、2110价格上涨约0.2元,主流克重产品价格约4元。
Q:当前电子布的产销情况如何?后续是否存在再次涨价的驱动力?
A:当前电子布市场中,高端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需求仍有缺口;普通电子纱出货表现逊色于高端产品,但本月产销在传统淡季中基本维持平衡。从企业动态看,山东大厂电子纱库存较少,后续计划扩充低基电产能;华中市场认证进程将加快。存量企业未来将通过冷修、技改等方式推动粗纱产能向高端产品转型,普通电子纱供应量将得到一定修复,供需关系有望有效改善。
Q:电子砂年内是否有涨价机会?还是需看明年情况?
A:预计电子砂价格可能在12月下旬至元旦前后进行提涨。
Q:提及的价格提涨产品是否包括G75、帝格拉斯和伊格拉斯?
A:提及的价格提涨产品包括G75、帝格拉斯和伊格拉斯。
Q:除低阶价外的普通保固产品当前整体调价幅度与后部相比情况如何?
A:普通薄布调价幅度与克重相关,若为主流克重,其电子布按米计算的涨幅与7628相近;但因薄布售价基数及销量优势,其价格落实速度快于普通厚布。
Q:12月若再次涨价,可能采用的调整模式是什么?
A:12月若再次涨价,预计采用小步调调整模式。当前775、7628产品售价为4.0-4.4元,已有一定盈利,市场心态平稳。提涨主要目的是稳住年底前价格基数,为明年年初价格奠定较高基础;同时考虑到明年部分电子纱线供应增加可能导致价格下跌,需预留降价空间,与粗砂调整逻辑相似。
Q:基于年底走访调研,市场对明年主要下游的需求如何判断?
A:市场对明年整体需求预期并不乐观。具体来看,国内热塑需求因电子电器补贴取消将收窄,电子电器需求占比从今年的25%缩减3个百分点至22%;交通运输需求因新能源汽车增速空间有限,占比缩减2个百分点至21%;工业设备需求因热固合股及短切产品增量,占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至7%;新能源需求中,风电今年占比14%,明年虽维持两位数增长但占比缩减2个百分点至12%;建筑建材需求延续缩减趋势,去年占比25%,今年跌破20%,明年因西南、西北基建订单释放,占比小幅缩减至18%;其他领域因轻量化渗透及海外玻璃钢型材需求增长,占比赋值10%。
Q:明年各领域需求占比及进出口量的预测情况如何?
A:明年各领域需求占比预测如下:电子电器因国内热塑需求收窄、补贴取消,占比从今年的25%缩减3个点至22%;工业设备因部分热固合股及短期产品需求增加,占比增加约1-2个点至7%;交通运输因新能源汽车增速空间有限,占比缩减2个点至21%;新能源因新增装机预期改善但增速放缓,占比从今年的14%缩减2个点至12%;建筑建材因西南、西北基建订单支撑,占比维持小幅缩减至18%;其他领域因轻量化渗透推动,占比为10%。进出口方面,今年进出口表现好于预期,明年出口量预计从200万吨增至204万吨;进口量因国内高端产能占比增加,预计从今年的11万吨缩减至10万吨。
Q:预测中出口、工业领域、风电及其他板块的需求占比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A:出口方面,今年预(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测量为200万吨,明年预计增至204万吨,略高于今年;进口量今年预计11万吨,明年因国内高端产品产能占比提升将缩减至10万吨,维持低位。工业领域需求占比预计持平略强;风电需求虽略有下滑,但好于此前预期的大幅下滑;其他板块需求大概率在今年基础上略有回落。
Q:汽车领域下游是否出现热塑订单减少的情况?市场对汽车领域热塑订单的担忧是基于技术因素还是实际订单减少?
A:部分企业近两个月热塑订单略有缩减,预期较为保守;但头部三家企业因热塑产品质量优于中小企业,其明年产品结构预计延续今年分布,热塑与风电板块占比均维持在30%以上,目前未出现明显产量占比缩减。
Q:热塑领域是否存在大小厂之间的订单分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A:热塑领域存在大小厂订单分化,主要原因是客户更倾向选择大厂,且大厂在签单时资金实力与电子实力更优。
Q:在大厂维持封面与热搜领域占比或经营量、低端产能不向低端市场倒灌的前提下,明年价格是否能在今年基础上稳住?若需求下降,价格将如何变化?
A:明年价格将小幅回落,价格下探低位预计延续今年水平,最低约3100;价格高位预计出现在明年上半年,最高约3600。当前制药厂目标为今年年底或春节前维持价格在3450-3600,春节后下游深加工恢复时或再次推涨形成年内最高价。全年价格基本维持在3200-3400区间。
Q:明年价格震荡区间的预测范围及热塑、风电长协价格趋势如何?
A:明年价格震荡区间与今年相近,预计最低价约3100,最高价约3600,全年价格水平维持在3200-3400;热塑和风电产品明年长协价格大概率将提价。
Q:整体来看,价格中枢理论上会比今年在相对更高的位置运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主要由于市场成交的低价水平逐步上抬,而高价被限制无法继续上涨。
Q:行业内低端品价格涨至3600是否为当前可达到的盈亏平衡高点?
A:当前市场竞争环境较过去更理性,经历两年亏损后,厂家调价更趋谨慎。这支撑了行业主流产品最低成交价格逐年抬升,具体表现为24年初最低2800,逐步涨至3000,当前最低3250,预计明年回落至3100。
Q:明年粗纱供给端计划点火概率较高的新产线有哪些?
A:明年计划点火的粗纱与细纱产线设计产能合计60.5万吨,其中粗纱3条共42万吨,细纱2条共18.5万吨。具体产线包括:巨石淮安电子线、内蒙古天浩三线、泰山山西二线、重庆国际长寿电子纱线、东方希望产线。
Q:考虑细纱替换及冷修因素后,明年粗纱净新增产能最多可能为多少?
A:明年粗纱净新增产能需结合冷修情况综合计算。市场调研显示,明年计划冷修的产线共7条,设计产能合计63万吨。若按最乐观的冷修统计,年底实际产能或比今年减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综合细纱替换及冷修因素,明年粗纱净新增产能最多约40万吨。
Q:若不考虑投产概率,明年计划投产的产线数量是否较多?
A:明年有冷修计划的产线约7条,设计产能总计63万吨。按最乐观统计,年底实际产能可能比今年少,但实际情况中,投产的几条产线为大概率能投的产线;若不考虑投产概率,计划投产的产线数量较多。
Q:明年中性情况下,粗砂与细砂分开来看的净进量预计为多少?
A:明年中性情况下,粗砂与细砂净新增量预计约30万吨。线上电子商方面,主要新增产能为巨石的10万吨产线,其他产线因陆续冷修影响较小。
Q:电子布当前最缺的是织布机,是否会导致电子布价格上涨而电子纱价格不上涨?
A:电子布价格是否仅上涨而电子纱价格不上涨需分品种看,普通厚布因行业竞争存在,价格提涨需由下游需求向上传导。正常情况下电子布价格上涨会带动电子纱价格上涨,过去两年虽偶有布涨纱不涨的情况但较少。若织布机持续短缺导致电子布价格上涨,电子纱价格大概率随之上涨;仅当普通产品电子布短缺而电子纱因大产能投放可能不涨,但这种情况可能性较低,因电子纱与电子布价格涨跌基本同步。
Q:明年产业对出口的预期如何?今年关税影响下,明年出口预期有哪些变化?
A:产业对明年出口的预期相对保守但因企业而异。根据1-9月出口数据,近两年中东、南美、东南亚出口量有所增长,印度保持出口量第一;韩国、美国、日本出口量前三季度逐步回落。预计明年出口将通过阿联酋、沙特、土耳其、越南等渠道进行转口贸易,出口方式从直发转向中转,因此预期不特别悲观。
Q:今年出口表现不佳是否主要与贸易壁垒相关,且明年相关问题是否将得到一定解决?
A:今年出口表现(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不佳主要因贸易壁垒及税率因素导致多数订单阶段性滞留,但部分刚需产品客户主动承担税率上涨成本,此类情况较少;明年贸易壁垒导致的出口受阻问题预计将得到一定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