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夜品 | 行走绿廊·介公宫李氏宗祠:潮汕建筑瑰宝的二百年传承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揭阳日报)


在进贤门街道南门社区介公宫巷,有一座李氏宗祠,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岁贡生李氏十六世祖李仕道创建的。宗祠雕梁画栋,美轮美奂,艺术价值极高,成为潮汕建筑艺术的代表作,202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介公宫李氏宗祠位置图。阿 龙 制图

寒露过后,秋意渐浓。“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来到介公宫李氏宗祠,欣赏潮汕高超的建筑艺术,聆听李氏先贤的动人故事,思考着作为新时代的揭阳人,如何发挥独特优势,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上有所作为。

姓出陇西,以官命姓

李姓出自陇西(治所在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以陇西为郡望。据揭阳介公宫《李氏族谱》记载,李姓远祖,源于上古黄帝,肇自颛顼。接李氏先祖皋陶以后,历虞、夏、商,世为理官,以官命姓,子孙故原姓理。

后来,以李皋陶为一世祖至商末,少典十八世理徵,直道不容于纣,被赐死。其夫人契和氏得知消息,便带幼子利贞避难,母子二人至伊侯之墟,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在荒野之地发现附近树上结有一些木子,采食木子而得全生命,是以隐名埋姓,安居于苦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东)。为不忘苦难史,纪念木子恩典,故改理姓为李姓,自理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介公宫李氏宗祠南门。阿 龙 摄

陇西李氏从魏晋寒门崛起为唐宋第一等士族,其影响力跨越中原与西域,成为中华李氏的重要象征。陇西李氏以“诗书传家”著称,主导地方儒学教育,参与编修县志,家族成员在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均有卓越贡献。

来到八世祖李敏翁,于明中叶移至潮州府海阳县龙溪都龙夏乡(今潮州市潮安区一带)。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斥海界,十三世祖李体严和三个儿子李珥生、李觐侯、李伯弁及亲眷迁揭阳县蓝田都凤潮乡(今榕城区东兴街道凤潮村)居六载,后迁入在城北溪宫(今榕城区进贤门街道永革社区北部)居九载。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 )十四世祖李觐侯斥地扶父迁到揭阳县城攀龙坊木坑宫(介公宫)前定居,建造李氏家族建筑群。从潮州迁来揭阳,家族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繁衍到28代了。

饱读诗书,建造宗祠

介公宫巷的得名,源于一处历史悠久的古迹——介公宫(可回看本系列报道第252站)。这座奉祀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的庙宇,在雍正《揭阳县志》中便有明确记载,其忠义文化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肌理。李氏宗祠择址于此,既与介公宫的历史渊源相融,也暗合了李氏一族“忠孝传家”的价值追求。


介公宫李氏宗祠正堂坐西向东。阿 龙 摄

据《李氏族谱》记载,介公宫巷李氏宗祠的创建者是李氏十六世祖李仕道。作为乾隆年间的岁贡生,李仕道不仅饱读诗书,更对建筑营造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独到的见解。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四十一年(1776)18年间,他倾注心血先后建造了书舍、楼屋、祠堂等10余栋建筑,而李氏宗祠便是其中最为恢宏、最具代表性的杰作。这座宗祠最初用以祭祀祖上三代,承载着族人敬祖崇宗的虔诚之心,历经250余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格局与核心风貌,成为见证揭阳古城发展的活化石。

潮汕地区素有“潮州厝,皇宫起”的说法,这一建筑传统的形成,与潮汕先民的迁徙历史息息相关。李氏族人同众多潮汕先民一样,从中原辗转福建,最终定居潮汕地区,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将中原的建筑文化、礼仪制度与本地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建筑体系。李仕道在建造宗祠时,既遵循了中原传统祠堂的礼制规范,又融入了潮汕建筑的精巧工艺,使得这座宗祠成为潮汕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动例证。

介公宫巷李氏宗祠宗亲会会长李祖伟介绍,2008年,李氏族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宗祠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此次修缮仅翻修了老化的屋面,并对梁架进行油漆保养,严格保留了宗祠原有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与工艺特色,让这座珍贵的古建筑得以在新时代重焕生机。从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到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宗祠的保护级别不断提升,既彰显了其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也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四世同堂”,匠心独运

站在李氏宗祠前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庭院与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据陈悦波主编的《环城榕色》载,这座宗祠坐西朝东,整体采用面阔五开间的三进带倒座院落布局,面阔达20.2米,进深36.8米,总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规模宏大,规制严整。其建筑设计既遵循了传统祠堂的礼制要求,又在空间布局、结构工艺上大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堪称潮汕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

宗祠前埕开设龙虎门,东侧设有一处面阔一厅四房的倒座建筑。倒座作为传统建筑中的附属设施,多见于明代府第之中,用于祠堂建筑则极为罕见,这一独特的布局设计,不仅拓展了宗祠的使用空间,更增添了建筑的层次感与实用性,成为李氏宗祠建筑布局的一大亮点。穿过前埕,便是宗祠的首进建筑,三山门并列开设,中门悬挂着“李氏宗祠”匾额,两侧花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八宝麒麟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和顺富贵。门楼肚进深三步架,明间采用凤髻叠斗、如意水束花坯工艺,雕刻精巧,层次丰富;门厅进深五步架,以斗脚方筒承载梁架,配饰如意花出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潮汕工匠的精湛技艺。


木雕“鸾凤和鸣”。刘春玉 摄

步入宗祠内部,中座与后座的建筑格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中座总进深十二步架,正身采用圆梭柱三载五木瓜凤髻斗载路的结构形式,梁架上雕刻着“暗八仙”及如意花坯等吉祥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附点采用穿插梁,廊步则为凤髻叠斗,均以如意水束花坯装饰,梁下辅以螭龙方屈随梁及雀替,造型灵动,工艺繁复。后座的布局和结构与中座一脉相承,保持了建筑风格的统一性与连贯性。尤为独特的是,后天井两侧设有南北厅,与中座、后座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俗称“四世同堂”。

由于中座、后座均为面阔五开间,其明间、次间作为三开间厅堂使用,四个梢间房则分别开门于南北厅的前后格仔,这种布局既保证了厅堂的开阔通透,又兼顾了房间的私密性与实用性,充分体现了潮汕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高超的空间营造能力。


李氏宗祠郡望为陇西堂,因此祠里悬挂“陇西世家”匾。阿 龙 摄

宗祠内的匾额与堂号,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前厅悬挂的“陇西世家”匾额,追溯了家族的历史渊源;中厅悬挂的“树高叶茂”匾额,以生动的比喻彰扬李氏一族分派开宗、枝繁叶茂的发展历程,寄托了族人对家族兴旺发达的美好期盼;正堂堂号“如在堂”,取自《论语·八佾》中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的这句名言,强调了祭祀祖先时应有的虔诚之心,李氏族人以此作为堂号,既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也寄托了对祖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宗祠梁架工艺精美。刘春玉 摄

李氏宗祠的建筑工艺,堪称潮汕木雕、石雕、灰塑艺术的展示长廊。梁架上的螭龙、麒麟、花鸟等雕刻作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工艺,刀法细腻,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柱础、门簪等石构件上的雕刻,线条简洁流畅,图案古朴典雅,尽显石材工艺的厚重与沉稳;大门上的灰塑作品色彩鲜艳,题材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吉祥图案,与飞檐翘角相映成趣,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精美的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潮汕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初心。

仰之轩下,文脉书香

据《环城榕色》载,距离李氏宗祠不远,还有一处名为“仰之轩”的书斋,同样建于清乾隆年间,与李氏宗祠共同构成了李氏一族的文化地标。

“仰之轩”的命名取自《论语》中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既表达了对儒家先贤的敬仰之情,也彰显了李氏族人潜心治学的严谨态度。在进入书斋必经的西边巷门上,镌刻着“漱芳居”三个篆体大字,虽历经岁月沧桑,最后一字已经脱落,但根据李氏先贤李仕学所著《初学艺引》一书扉页“漱芳居刊”的字样,可以确定这处书斋便是李仕学当年读书、著述的地方。

李仕学是李仕道的兄长,为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例贡生。他一生仕途平顺,历任广东新会、崖州、顺德等州县训导,以学识渊博、为官清廉著称。乾隆二十一年(1756),李仕学升任天津府经历,兼署长芦盐院知事,在任期间兢兢业业,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乾隆二十九年(1764),李仕学告老归乡,不幸在途中病逝,享年72岁。尽管一生为官,但李仕学始终潜心治学,著有《初学艺引》一书,这部著作因其深厚的学术价值与实用的指导意义,被收入《四库全书》之中,成为揭阳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也为李氏一族增添了浓厚的书香气息。

《四库全书》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由乾隆皇帝下令编纂,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重要典籍,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初学艺引》能够入选其中,充分证明了这部著作的学术水平与文化价值,也彰显了李仕学在文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深厚造诣。这部著作不仅是李氏一族的文化瑰宝,更是揭阳乃至岭南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清代的教育制度、文学创作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仰之轩的建筑风格同样独具特色。这座书斋总面积173.6平方米,采用三间双层木楼的结构形式,前有开阔的阳埕,书楼东侧设有南北通巷,巷门处建有凹肚门楼,整体布局紧凑而不失通透。在当时较为狭窄的空间条件下,李仕学创造性地留足了必要的阳埕与巷道,并建造双层楼房,既保证了通风采光,又拓展了使用空间,这在清代中期的潮汕民居中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书楼的局部建筑同样颇具匠心,例如东西面山墙大小不一,西面山墙厝头宽达1.5米,这在古城的传统民居中极为罕见,既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书楼两层均设有隔扇门,通廊栏杆采用直棂条设计,简洁大方,古朴典雅。尽管规模不大,但仰之轩独特的建筑手法、深厚的文化内涵,具备极高的人文价值与建筑价值,与李氏宗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李氏一族“文武并重、耕读传家”的文化景观。

忠孝传家,耕读继世

一座宗祠,不仅是建筑的杰作,更是家族精神的载体;一处书斋,不仅是读书的场所,更是文脉传承的阵地。介公宫李氏宗祠与仰之轩凭精湛的建筑工艺,“忠孝传家、耕读继世”的家风家训,成为李氏族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为揭阳古城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采访李氏宗亲。林 蔚 摄

李氏族人介绍,李氏一族的家风,首先体现在“忠孝”二字上。择址介公宫旁建造宗祠,既体现了对介子推忠义精神的敬仰与传承,也将“忠”的理念融入家族文化的核心;而宗祠的建造初衷便是祭祀祖先,堂号“如在堂”所彰显的虔诚祭祀之心,以及“树高叶茂”所寄托的家族兴旺期盼,则生动诠释了“孝”的内涵。在李氏先贤的言传身教中,“忠孝”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行为准则。李仕学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是对“忠”的践行;李仕道倾尽全力建造宗祠、供奉祖先,是对“孝”的诠释。这种“忠孝传家”的家风,在李氏族人中代代相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族人,为家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耕读继世”是李氏家风的另一核心内涵。潮汕地区地少人多,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耕”是生存之本,“读”是发展之路,这种独特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潮汕人“既重农耕,更重教育”的传统。李氏一族深刻践行了这一理念,李仕道、李仕学兄弟二人,一人潜心营造、兴家旺族,一人潜心治学、为官理政,分别在实业与学业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仰之轩书斋的建造,更是李氏一族重视教育的直接体现,这里不仅是李仕学读书著述的场所,更成为李氏后人乃至邻里子弟求学上进的摇篮。在这种家风的熏陶下,李氏一族人才辈出,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斩获,在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他们带着家族的文化基因,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也以实际行动回馈家族、反哺社会,让“耕读继世”的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李祖伟说,如今,李氏宗祠依然是族人团聚、祭祀祖先、商议族事的重要场所,每年的祭祀活动、宗亲联谊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年轻一代的族人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风家训,让古老的家族文化在代际传递中不断延续。

来源:揭阳日报

记者:刘春玉

实习生:林蔚

编辑:付依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从火爆全国到集体关门,兰州拉面为啥逐渐消失了?被坑过后就懂了

米果说识
2025-11-15 14:31:57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特朗普又改口了

特朗普又改口了

新京报
2025-11-18 20:51:02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禾寒叙
2025-11-18 23:05:50
张展硕退赛太明智了,赛事主办方这事办的不合理,必须得追责

张展硕退赛太明智了,赛事主办方这事办的不合理,必须得追责

无意争春
2025-11-18 17:09:53
何美延起诉离婚,《再见爱人 5》彻底成为笑话

何美延起诉离婚,《再见爱人 5》彻底成为笑话

青苔同学
2025-11-17 23:04:42
郑永年:我对当下形势的判断

郑永年:我对当下形势的判断

新浪财经
2025-11-18 17:34:08
收复外蒙古不久,45岁徐树铮随即暴死廊坊,冯玉祥:他祸国殃民

收复外蒙古不久,45岁徐树铮随即暴死廊坊,冯玉祥:他祸国殃民

史笔似尘钩
2025-10-30 21:51:48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国青队员拔角旗杆!董路:开了眼了 跟8岁孩子似的 还有更离谱的

风过乡
2025-11-18 10:23:15
危险的信号!美国只消耗全世界7%的铜,却囤积了40%多的铜库存!

危险的信号!美国只消耗全世界7%的铜,却囤积了40%多的铜库存!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7 21:56:19
德约科维奇再次打破一项纪录,超越费德勒和纳达尔!

德约科维奇再次打破一项纪录,超越费德勒和纳达尔!

网球之家
2025-11-18 22:40:06
19日首次“郑黄会”! 蓝白党魁不谈太多2026选举细节

19日首次“郑黄会”! 蓝白党魁不谈太多2026选举细节

郭茂辰海峡传真
2025-11-18 22:42:02
中年换车指南!这8款SUV,才是真大哥之选

中年换车指南!这8款SUV,才是真大哥之选

唯不争媒介
2025-11-14 21:02:44
3-2大逆转!朱婷狂砍37分4拦,王云蕗赛后求合影,国家队眼红不?

3-2大逆转!朱婷狂砍37分4拦,王云蕗赛后求合影,国家队眼红不?

詹妹侃体育
2025-11-18 16:49:30
广东豪宅“壕无人性”!3.5亿造价堪比皇宫,院里一棵树顶一套房

广东豪宅“壕无人性”!3.5亿造价堪比皇宫,院里一棵树顶一套房

GA环球建筑
2025-11-17 11:11:32
冯唐直言:低级女人依仗姿色,高级女人靠的是这个

冯唐直言:低级女人依仗姿色,高级女人靠的是这个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1-07 16:13:29
涉嫌赌球+出轨被开除!18岁国青小将收中甲队肥约 每年可赚60万元

涉嫌赌球+出轨被开除!18岁国青小将收中甲队肥约 每年可赚60万元

风过乡
2025-11-18 19:46:14
高市最新支持率出炉,自民党要求中方处理一件事,否则就采取措施

高市最新支持率出炉,自民党要求中方处理一件事,否则就采取措施

博览历史
2025-11-17 17:52:51
陈思诚夺金鸡最佳导演奖,邵艺辉仅有入围资格,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陈思诚夺金鸡最佳导演奖,邵艺辉仅有入围资格,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6:15:23
一个时代的尽头:当澳门的灯光开始熄灭

一个时代的尽头:当澳门的灯光开始熄灭

七分日记
2025-11-18 00:09:38
2025-11-19 00:12: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22196文章数 45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教育要闻

商科在英国真的没落了!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数码要闻

预售1449元,华为FreeBuds Pro 5悦彰耳机完整规格公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