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被赐死后,马厩食槽下发现密账,嘉庆帝翻开后瘫坐在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

紫禁城的天空,阴沉得像一块浸了水的、厚重的铅布。压抑的氛围,如同实质的浓雾,笼罩着这座庞大帝国的权力中枢。就在三天前,那个以“十全老人”自居、统治了大清朝整整六十年、又以太上皇之名,继续如同巨大阴影般掌控着这个国家三年之久的乾隆皇帝,终于,在养心殿的龙床之上,咽下了他最后一口气。

随着这位传奇帝王的逝去,一个辉煌、奢靡、也积弊重重的时代,彻底落下了帷幕。而另一个隐忍了太久太久、被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时代,正以一种近乎迫不及待的、雷霆万钧之势,猛烈地拉开序幕。

新君嘉庆帝颙琰,在为太上皇操办完那场极尽哀荣的国丧之后,几乎没有给任何人喘息和反应的机会,便立刻采取了他亲政之后,第一个、也是最惊天动地的行动——以雷霆之势,颁下二十条大罪,赐死权倾朝野的一等忠襄公和珅,并下令查抄其所有家产!

旨意一下,朝野震动!

和珅,这个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黏杆处侍卫,一步步攀爬到军机领班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集军政、财政、人事大权于一身,权势熏天、富可敌国的男人,这个被天下人视为寄生在大清血脉上最大的一颗毒瘤,终于,倒了。

消息如同一阵狂风,瞬间传遍了京城内外,人心大快。茶馆里、酒肆中、街头巷尾,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之徒,无不拍手称快,议论纷纷。他们都在用最朴素、也最解气的方式,计算着这位千古第一巨贪的财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大街小巷,妇孺皆知。



有人唾沫横飞地比划着说,和珅家里的金子,得用库房来装。也有人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亲眼看到,查抄的官兵从和珅府里,拉出了好几车用整块翡翠雕成的白菜。更有人言之凿凿,说只要抄了和珅的家,大清的国库,至少能充盈二十年,百姓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养心殿内,刚刚亲政、志得意满的嘉庆帝,听着从民间传来的这些沸反盈天的声音,他那张因为常年隐忍而显得有些过分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多日来难得的、发自内心的笑意。他隐忍了太多年,在这个被他称为“二皇帝”的和珅的阴影下,活得像个有名无实的傀儡。他对自己亲政后的这第一步棋,感到无比的满意。

在他看来,此举,一能清除前朝遗留下来的最大弊政,将这个盘根错节的“和党”连根拔起;二能为自己那因为连年战事和太上皇数次南巡而亏空严重的国库,带来一笔救命的巨额财富;三能以最直接、最震撼的雷霆手段,向满朝文武宣告,从今往后,谁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

一石三鸟,立威、聚财、正朝纲!

查抄和珅府邸的重任,自然落在了老成谋国、素有清名,也是朝中少数几个敢和和珅当面顶撞的大学士刘墉肩上。嘉庆帝知道,这满朝文武,半数以上都或多或少地与和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刘墉这个一辈子都和和珅不对付、被百姓戏称为“刘罗锅”的老臣,才最值得信任,也最能将此事办得铁面无私。

查抄的队伍,由禁卫军和内务府的精锐组成,如狼似虎地开进了那座位于什刹海之滨的、宏伟壮丽到几乎可以与皇宫媲美的和珅府邸。当那扇象征着无上权势的朱漆大门被轰然撞开时,当府库的大门被一一打开时,即便是那些见多识广、自诩为世家子弟的查抄官员们,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瞠目结舌,倒吸一口凉气。

一箱箱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赤金元宝,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神迷的金色光芒。一排排望不到头的巨大木架上,堆满了雪白的、同样以元宝形状铸造的官银,像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银山。

府库之内,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奇珍异宝、前朝的古玩字画、整块雕琢的珊瑚玉器、鸽子蛋大小的东珠、成串的猫眼石……随处可见,堆积如山,仿佛天下的珍宝,都汇聚于此。

传闻中那用一整块巨大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的、足以容纳三五人同时沐浴的浴盆,被随意地弃置在后院的角落里,上面甚至还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那比皇宫内务府“造办处”还要齐全的、各式各样的西洋自鸣钟,足足摆满了一整个房间,在寂静中,此起彼伏地发出清脆的报时声,诡异而又奢华。那用珍贵无比的金丝楠木搭建的、只为存放各种孤本善本的“嘉乐堂”,其规制和藏书量,甚至超越了皇家的文渊阁。

所有的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人们最大胆、最疯狂的想象。

初步统计的财物清单,如雪片般,每日飞入宫中,呈送到嘉庆帝的龙案之上。

“启奏皇上,查得,赤金元宝一百个,每个重达一千两,共计十万两黄金……”“启奏皇上,查得,库中存银三百余万两,另有西洋钟表四百六十余座,各色宝石、玉器、珍珠手串,初步估价,亦在千万两之上……”“启奏皇上,查得,和珅名下,仅京中便有当铺七十五座,银号四十二座。另有良田八千余顷,遍及直隶、山东各地……”

嘉庆帝每日听着这些令人心惊肉跳的奏报,龙颜大悦。他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崭新的、富庶的、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康乾盛世的延续,即将在自己手中开启。他认为,自己这隐忍多年后的第一步棋,走得无比正确,无比英明,足以彪炳史册。

02

抄家,整整持续了十天。

这十天里,和珅那座被民间戏称为“和半城”的府邸,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被查抄的官兵们翻了个底朝天。金银财宝、古玩玉器,源源不断地被登记造册,然后装上大车,在禁卫军的重重护卫之下,浩浩荡荡地运往内务府的库房。那运送财宝的车队,据说从和珅府门口,一直排到了几里地之外的西直门,蔚为壮观。

十日后,在上书房内,嘉庆帝与刘墉,以及新任命的几位军机大臣,正在进行最后的盘点和核对。

他们的面前,摆放着几本厚厚的、从和珅书房最隐秘的一个夹壁墙里搜出来的“官方”账本。这些账本,用最上等的澄心堂纸装订,封面是名贵的宋锦,奢华无比。上面用和珅那手风流俊逸、堪比书法大家的蝇头小楷,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他这些年来,每一笔大额的“进项”。

嘉-庆帝的心情极好。他甚至亲自走下龙椅,饶有兴致地,亲手翻阅着这些账本。他要通过这些账本,来核对查抄的财物总额,更重要的,是要顺藤摸瓜,将那些曾向和珅巨额行贿、与他沆瀣一气的“和党”余孽,一网打尽,彻底清洗前朝的政治格局!

“乾隆四十八年,两淮盐政使李质颖,为求连任,并掩盖盐税亏空,于中秋佳节,孝敬‘冰敬’白银五十万两。”“乾隆五十二年,漕运总督德克精额,为平运粮账目之巨大亏空,于岁末呈上‘炭敬’八十万两。”“乾隆五十六年,云贵总督富纲,为求掩盖边疆与缅甸战事失利之重责,密送‘别敬’上品鸽血红宝石一百颗,金叶子三千片,价值不下百万两。”

嘉庆帝一边看,一边发出了阵阵冷笑。这些触目惊心的记录,证实了他对和珅贪婪的所有想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拿起朱笔,将账本上那些他平日里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一个一个地重重圈了出来,准备在抄家之事结束后,便立刻按图索骥,一一治罪。

可随着核对的深入,嘉庆帝和一向心思缜密、对数字极其敏感的刘墉,都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账本上记录的许多大额“进项”,特别是那些数额巨大、动辄几十上百万两的现银,比如各地的盐税分成、海关关税的抽成、以及朝廷一品大员们的巨额“孝敬”,在与之对应的、查抄出的库房存银里,却根本找不到等额的现银或财物。

起初,他们以为是和珅将这些银两,都迅速地转化成了更容易隐藏和转移的田产、商铺或者古玩珍宝。可即便将所有查抄到的房产、地契、商铺、古玩、玉器、字画,全都按照市面上最高的价-格折算成白银,与账本上记录的贪墨总额之间,竟然依旧存在着一个高达数千万两白-银的、根本无法解释的巨大“亏空”!

数千万两白银,这是一个足以让整个大清朝的军队,再打一场平定三藩之乱的天文数字!

这笔钱,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在和珅那座几乎被掘地三尺的府邸里,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痕迹。

“钱呢?!朕的银子呢?!”当刘墉将最终核算出的、那个巨大的亏空数字,战战兢兢地呈报上来时,嘉庆帝终于无法保持帝王的冷静,他将手中的账本,狠狠地摔在龙案之上,发出了雷霆之怒。

那份“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巨大喜悦,在这一刻,瞬间变成了被愚弄的滔天震怒!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兴冲冲跑去收割的农夫,却发现,自己那片看似金黄饱满的麦田里,大部分的麦穗,竟然都是空的!

和珅,这个已经被他赐死、挫骨扬灰的巨贪,仿佛在用这种方式,隔着生死,狠狠地、无情地嘲笑着他这个年轻的、自以为是的胜利者。

“给朕查!掘地三-尺也要把这笔钱给朕找出来!”嘉庆帝对着刘墉等人,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他无法容忍,自己亲政后的第一场大胜,竟然会留下如此巨大的一个污点和笑柄。

03

在皇帝的雷霆之怒下,对和珅府邸的第二轮、也是更彻底、更具破坏性的搜查,开始了。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查抄登记,而是近乎疯狂的挖掘和破坏。

查抄的队伍,由最精锐的禁卫军和内务府最有经验的工匠组成。他们拿着重锤、铁铲、洛阳铲和各种皇宫秘制的探测工具,将和珅府邸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地毯式的、无死角的排查。

他们敲开了所有看起来可疑的墙壁,将那些名贵的壁画和雕饰无情地砸毁,探查里面是否有夹层密室。

他们撬起了所有铺地的金砖和汉白玉地砖,一寸一寸地往下挖,希望能在地底找到传说中的地窖。他们甚至排干了后花园里那个人工开凿的、引自玉泉山泉水的大湖的湖水,只为看看湖底是否沉有宝箱。



那座巧夺天工、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后花园里的假山,也被他们一块一块地拆开,探查里面是否有中空的结构。一时间,曾经冠绝京城的和珅府,变得如同被敌军洗劫过一般,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然而,几天几夜过去了,除了又找到一些被和珅的姨太太们偷偷藏起来的、价值并不算高的零散首饰和私房钱之外,那笔高达数千万两的巨额亏空,依旧毫无踪迹,仿佛真的就那么凭空消失在了空气里。

与此同时,对和珅府上核心家奴的审问,也在阴森恐怖的刑部大牢里,同步进行着。

所有和珅生前的核心管家、账房先生、甚至是他最宠爱的几个小妾,都被施以了最残酷的重刑。在那些能让铁人都开口的刑具面前,他们哭喊着,哀嚎着,招供了无数和珅生前的秘闻和骇人听闻的罪行。

但关于那笔失踪巨-款的下落,他们却都众口一词,给出了一个让审问官们也感到无奈的答案——他们只知道有这笔钱的存在,和珅也常常在酒后,向他们吹嘘自己的财富是如何的深不可测。但具体藏匿在何处,他们一概不知。

据他们交代,和珅对此事极其保密,所有关于这笔巨-款的入账和转移,从来不假手于人,甚至连他最信任的首席管家刘全,也无权过问。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亲力亲为。

线索,到这里,似乎彻底地断了。人死了,唯一的线索,也就跟着他,一起进了坟墓。

搜寻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朝堂之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对嘉庆帝极为不利的议论。一些原本就嫉妒刘墉受宠、或是与和珅曾有过来往的官员,开始在背后窃窃私语。他们不敢公然质疑皇帝,却用一种更阴险的方式,散播着流言。

他们说,嘉庆帝是为了给自己的亲政立威,为了名正言顺地清除异己,而刻意夸大了和珅的贪腐数额。如今找不到钱,无法自圆其说,才如此大动干戈,几乎要将和珅的府邸夷为平地。

这些流言蜚语,像一根根看不见的毒针,通过各种渠道,刺痛着嘉-庆帝那敏感而又骄傲的自尊心。他的处境,变得十分尴尬和被动。

他感觉,自己仿佛一拳重重地打在了棉花上,有力无处使。那个已经死了的和珅,依旧像一个巨大的、无所不在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头顶,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嘲笑着他的无能和窘迫。

04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放弃希望,连嘉庆帝都准备下旨,捏着鼻子就此结案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也是最后的转机。

那天下午,心思缜密、做事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刘墉,在对那几大箱已经毫无头绪的查抄清单做最后一次复核时,无意中,将目光落在了那张绘制得极其精细的和珅府邸的平面图上。

他看着那张图,那双因为年迈而略显浑浊的眼睛,突然精光一闪。他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皇上,”刘墉立刻入宫,将平面图呈现在嘉庆帝的面前,他指着平面图后院最偏僻的一个角落,对嘉庆帝说道,“臣发现一个有些反常的细节。”

“讲。”嘉庆帝的语气,已经有些意兴阑珊,不抱任何希望了。

“和珅府上,共养了汗血宝马、蒙古名驹等数十匹价值连城的宝马,分置于三个新建的、极其奢华的马厩之中。但这三个马厩,都是后来扩建的。”刘墉的手指,点在了图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被标记为“旧厩”的地方,“在府邸的后院,还有一个最偏僻、最破旧的老马厩。据下人们交代,那里常年空置,从未养过一匹马,而且,和珅曾亲自下令,不许任何养马的下人靠近那个地方,连日常的打扫,都是由他最贴身的一个哑仆,亲自动手。”

刘墉顿了顿,声音变得凝重起来:“一个空置的马厩,为何要如此保密?甚至要用一个不会说话的哑仆来打理?臣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刘墉的话,像一束微弱的光,瞬间照亮了嘉庆帝那双原本已经黯淡下去的眼睛。他那颗早已沉寂下去的心,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去!马上去看!让图海带上最精锐的人手,就是把那地方给朕拆了,也要给朕看个究竟!”

刘墉立刻领命,带着一队由最精锐的禁卫军组成的队伍,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了那座早已被翻得底朝天的和珅府。他们没有在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堂楼阁停留,而是径直来到了那个位于后院最偏僻角落里的、毫不起眼的老马厩。



马厩里空空荡荡,只有一股干草和牲口粪便混合的、淡淡的味道。地上铺着厚厚的、已经有些腐烂的干草,墙角结着厚厚的蛛网,看起来,确实是已经荒废了很久。

刘墉命人将地上的干草全都清理干净,又仔-细地敲击着每一块墙砖和地砖,都没有发现任何中空的异响。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又是一次徒劳无功的搜寻时,刘墉的目光,最终,被马厩正中央那个由一整块巨大的青石雕刻而成的、异常沉重的食槽,给吸引住了。

这个食槽,看起来平平无奇,上面布满了青苔和岁月的痕-迹,与其他马厩里的食槽并无二致。但刘墉围着它绕了两圈,用手在槽底和槽壁上仔细地敲了敲,凭着他多年审理疑难案件的经验,他感觉,这下面,似乎有些不一样。

“来人!”刘墉沉声下令,“合力将这个食槽移开!”

几名身强力壮的禁卫军立刻上前,他们将撬棍插入食槽底部,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在“嘿呦嘿呦”的号子声中,才将那个重达千斤的青石食槽,缓缓地、一点一点地,从原来的位置上移开。

当食槽被彻底移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食槽底下,并没有出现他们想象中的地道入口或者金银宝藏。那里,只有一个用厚厚的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形的扁平铁盒。

刘墉的心,猛地一跳。他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拂去铁盒上的泥土,然后,用颤抖的手,打开了那个已经有些生锈的铁盒。

打开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铁盒里,并非他们期待的金票银票,也不是什么绝世珍宝。

里面,只有一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用青布作封皮的、线装的账本。

05

刘墉不敢擅专。他知道,这个在如此隐秘之处,用如此沉重的机关来保护的账本,其重要性,可能远远超过了金山银山。他立刻命人将这本“密账”用明黄色的丝绸包裹,亲自护送,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了紫禁城,呈给已经等得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的嘉庆帝。

嘉庆帝看到这本从马厩里挖出来的密账,精神瞬间大振!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那笔失踪巨款的线索!这本账本里,一定记录着那数千万两白银的真正藏匿之处!

他立刻屏退了左右所有的侍从和大臣,甚至连刘墉,也被他留在了殿外候旨。他要亲自、第一个,揭开和珅留下的这个最后的、也是最大的秘密!



养心殿内,嘉-庆帝关上了殿门,独自一人,站在龙案前。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因为激动而狂跳的心情。他伸出手,缓缓地,翻开了那本青布密账的第一页。

密账的纸张,是上好的、带着淡雅竹香的宣纸。但上面,没有他想象中的任何数字,没有银两,没有商铺田产的记录。

只有一行行用最清秀、最工整的馆阁体小楷,写下的、看起来像是日记一样的文字。

只看了一眼,嘉-庆帝脸上的期待和兴奋,便瞬间凝固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