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痛苦的来源并不是穷,而是和自己实际能力不匹配的认知,以前的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住着土房子也没有所谓的存款,那个时候是真穷啊,但是却不痛苦,因为身边的人过的都是差不多的苦日子,贫穷却也简单、满足。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们透过小小的一块屏幕,也能看到自己所接触不到的世界,月薪三千的人能了解到各种大牌奢侈品,也能刷到上海街头几百万的豪车,认知催生出了羡慕和向往,现实的无奈则造就了痛苦。
![]()
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父亲心疼不已被评论区打脸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做这样的事情:一些东西明明是超出家庭条件的消费标准,但还是会在特定的日子,带着孩子去享受一下,不仅是为了让孩子长长见识,也是希望孩子不会生出“不配得感”。
这位父亲也是如此,家庭条件不算太好的他,每次女儿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带她去吃“海某捞”的火锅,可这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后,却直接了当的问父亲:爸爸,为什么只有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去吃火锅呀?
![]()
作为一家之主,父亲自然不想让女儿知道家庭条件有限的窘迫,因此还是决定当下就带女儿去吃“海某捞”的火锅,一家三口很满足的吃了一顿火锅,可回到家,看着消费了217元的账单,父亲的心情却感觉很郁闷。
郁闷的原因很简单,这顿217元的火锅对于他们的家庭条件来说实在是太贵了,尽管这位父亲没有点一个菜品,所有的菜品都是尽可能地满足女儿和妻子,哪怕对方再三表示,担心父亲不够吃,父亲还是没敢点一个菜。
![]()
可哪怕这样,当看到217元的账单时父亲还是心疼不已,虽然看着女儿高兴满足的样子,他的心里也觉得很幸福,但这并不会消减他对这217元开支的心疼,不是花不起这217元,而是这217元只用来吃一顿饭,太奢侈了。
父亲的无奈和心酸,却没有得到任何理解,反而被评论区不少网友打脸,有人指责他“穷就别硬装了”,也有人直言不讳地嘲讽:“你不应该心疼这217元的火锅钱,而是该思考如何去赚更多的钱”。
![]()
217元账单让父亲难受,不是因为钱的多少而是因为责任与担当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懂,这位父亲也不可能不知道,可简单的道理放在现实生活中,想践行起来谈何容易?普通人想要赚到更多的钱,想让孩子享受更高水平的物质条件,谈何容易啊。
当评论区的冷嘲热讽再次刺痛一位父亲的自尊心,不少网友也忍不住感慨: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配不配”的说法呢?就好像在一些人眼中,穷人吃“海某捞”就是不配。
![]()
可在过去,当大家去思考消费选择的时候,最多只会想贵不贵、吃不吃得起、舍不舍得,而如今,家庭条件仿佛把消费水平自然而然地划分了三六九等,一个人哪怕一辈子只尝试一次家庭条件之外的消费选择,也会被嘲讽是“不配”。
也有家长选择体谅父亲的心情,但却不是很认可这位父亲的做法:200多元想吃火锅,不是只能选择“海某捞”,也可以自己在家买肉,不仅食材新鲜,关键是能随便吃,不用担心吃不饱!
![]()
这些家长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的,但笔者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不仅能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也能理解他的做法,他愿意用217元去吃一顿火锅,在明知道性价比不高的情况下也愿意这么做。
这种爱其实很伟大,他把享受和快乐留给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让女儿不至于因为“吃不起海某捞”而自卑,却把生活的压力和重担留给了自己,相信他看到217元账单难受的时候,想的绝对不是女儿花了这么多,而是在想,自己该如何努力给女儿和妻子更好的生活,这份责任和担当就值得敬佩!
![]()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