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标叔。
今天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王楚钦的最新情况。
![]()
2025年11月16日,澳门银河综艺馆内掌声雷动。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铜牌赛中,北京队选手王楚钦以4-1的比分击败辽宁队袁励岑,将铜牌收入囊中。
这场胜利,是他连续三届全运会闯入半决赛后,第三次收获单打铜牌。
![]()
赛后,北京乒乓球队总教练张雷在谈及弟子时,语气坚定:“他还是往上走,思想上想拿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这就对了。”
从河北俱乐部那个“有点拽”的少年,到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王楚钦的成长轨迹里,藏着天赋、自律与挫折后的韧性。
![]()
普通人眼中遥不可及的职业体育之路,在他和教练张雷的故事里,变得具体而鲜活。
![]()
童年特质:自信是天生的底气
“这小孩儿跟别的小孩不太一样。”
![]()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王楚钦的场景,张雷的描述里满是对这个弟子的深刻印象。
那是2008年前后,张雷通过一位小队员父亲的推荐,得知河北某俱乐部有个“不错的小子”,便邀请对方来北京队试试。
![]()
见面时,王楚钦由父亲和俱乐部管理人员陪同而来。
不同于其他孩子试训时的紧张胆怯,这个白白净净、脑袋偏大的少年,自带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场。
![]()
张雷后来才知道,这种气场源于骨子里的自信——王楚钦坚信自己一定能入选北京队。
试训中,王楚钦展现的基本功让张雷当即下定决心:“必须要留下他。”
![]()
彼时北京队的少年队员不少,有人是抱着“玩儿”的心态来训练,而王楚钦的目标明确:“想往上打一打”。
这种从小就有的野心,成了他成长路上最原始的动力。
![]()
入选北京队后,王楚钦很快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自律。
当时北京队实行“一日三练”的高强度训练计划,对于少年队员来说,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枯燥且辛苦,但王楚钦从没有丝毫懈怠。
![]()
“有的小孩儿来感觉是玩儿的,他不是。”张雷说,王楚钦的训练态度从一开始就透着“职业范儿”。
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愿意为了目标付出时间和汗水。这种自律,让他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实现了质的飞跃。
![]()
2009年,王楚钦参加了北京队的二级测试,成功进入二级编制,正式成为北京队的一员。这意味着他的运动员生涯步入正轨,也开启了更严苛的训练之路。
张雷在培养少年运动员时,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千万别骂他,没上场前要鼓励,输球后、低沉时更要注意引导。”
![]()
王楚钦的优势正在于此——胆量大,训练中掌握的技术能立刻在比赛中运用出来。这种“敢打敢拼”的特质,让他在少年赛事中崭露头角。
此后几年,王楚钦在全国少年锦标赛中连续三届夺冠,在全国青年锦标赛、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等赛事中也保持着统治级表现。
![]()
当时圈内流传着一句话:“北京就招了这么一个小孩儿,他在少年这些比赛里真是老大,谁也打不过他。”
![]()
赛场淬炼:从战胜马龙到全运三连铜
王楚钦的职业生涯,始终伴随着“突破”与“成长”。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是全国锦标赛16进8的比赛——他以黑马之姿4-1击败同为北京队的师兄马龙,闯入八强。
![]()
要知道,当时的马龙已是世界顶尖选手,能战胜这样的前辈,对年轻的王楚钦来说意义非凡。
按照规则,全国锦标赛单打前八名可直通国家一队,这场胜利不仅让他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跨越,更让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
![]()
赛后,王楚钦激动地躺在赛场上,那份张扬与喜悦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张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至今仍难掩笑意:“赢完马龙,我还去国家队给他道喜,我说行,可以。”
在他看来,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杀气和张扬不是坏事,而是对胜利渴望的直接体现。
![]()
进入国家一队后,王楚钦的对手变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顶尖选手。
他的打法鲜明,有自己的想法和特点,这让他在国际赛场上逐渐站稳脚跟,最终登上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但成长之路从非一帆风顺,全运会的赛场就给了他三次“遗憾”的经历。
![]()
2025年的全运会,王楚钦身兼多项,体能面临巨大考验。
男单赛场,他在1/16决赛4-1轻取黑龙江队魏世皓,1/8决赛鏖战七局4-3险胜香港队黄镇廷,1/4决赛4-2击败广东名将林高远,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四强。
但在半决赛中,他2-4不敌上海队的樊振东,无缘金牌争夺战。
![]()
半决赛结束后,王楚钦没有时间调整,立刻投入到团体小组赛中。两场单打他均以3-0获胜,帮助北京队3-2赢得京沪大战。
连续作战让他的体能消耗巨大,铜牌赛对阵辽宁队袁励岑前,他只睡了两三个小时。
![]()
11月16日的铜牌赛,两人同为25岁左手将,袁励岑此前已收获混双铜牌,状态正佳。
比赛中,王楚钦虽一度面临压力,但最终凭借稳定发挥以11-9、11-8、4-11、11-5、11-7的比分获胜。这场胜利,是他在体能透支情况下的坚持,也是多年大赛经验的积累。
![]()
值得一提的是,袁励岑是本届男单四强中唯一未曾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选手,能击败这样的对手,足以证明王楚钦的硬实力。但对他而言,这场胜利更像是一次“自我检验”。
![]()
赛后心声:遗憾与坚持并存,未来仍有期待
“全运会能拿到奖牌,都是很好的认可。”
![]()
赛后接受采访时,王楚钦的语气平静而坦诚。他坦言,虽然以前就拿过全运会铜牌,但再次获奖依旧不易,对单打成绩没有遗憾。
谈及收获,王楚钦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在跟世界最强、最高水平的对抗当中,依旧能暴露出自己的问题,依旧能发现新的东西,让自己有所改进,这是自己非常开心的地方。”
![]()
而提到遗憾,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怅然:“自己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届全运会了,确实很遗憾,这三届都是在半决赛止步了。”
从第一届的青涩输给马龙,到第二届因身体原因未能突破,再到这一届虽无遗憾但仍未圆梦决赛,三次半决赛的经历,成了他全运会生涯的“未完待续”。
![]()
当被问及前一天刚打完半决赛,如何快速恢复状态时,王楚钦的回答简单却有力量:“也没有多神勇,就是坚持。”
这两个字,概括了职业运动员的日常——面对密集的赛程、巨大的体能消耗和心理压力,能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正是这份简单的坚持。
![]()
“职业运动员都很痛苦,这个痛苦只有他们自身能感受。”
作为陪伴王楚钦成长16年的教练,张雷深知弟子一路走来的不易。他清楚,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训练、伤病的困扰和心理的煎熬。
![]()
在张雷看来,王楚钦如今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第一梯队,但将马龙、樊振东排除在外后,他与其他选手相比并没有绝对优势。
再加上年轻选手大多缺乏世锦赛等大赛经验,“应该允许他去输球”。
![]()
他解释道,现在的年轻运动员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么多粉丝和支持者,他们会无形当中给自己施压,觉得不能输球”。
但竞技体育没有永远的赢家,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击垮。
2025年澳门的一场比赛中,王楚钦就曾经历过“煮熟的鸭子飞了”的遗憾。当时他3-1领先,却在第五局走神,觉得胜券在握,最终被对手逆转。
![]()
赛后,张雷没有批评他,只是发了一条短信:“输球咱们像个爷们儿,从哪输就从哪爬起来,千万别为一场球输赢把后面的路走偏了。”
让张雷欣慰的是,王楚钦很快回复了五个字:“咱们再来。”
![]()
这种不气馁、不服输的态度,正是他最看重的品质。“年龄小相对好点儿,想法单纯一点,输了就从头再来。”张雷说,这也是年轻运动员的优势所在。
在培养王楚钦的过程中,张雷始终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他认为,小运动员的心态需要呵护,尤其是在比赛前和输球后,鼓励远比批评更有效。
![]()
“我们练得再好,比赛当中不敢使就等于白练。”他始终相信,王楚钦小时候那份“胆量大”的特质,会成为他未来突破的关键。
结语:
如今,王楚钦已经25岁,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但在张雷眼中,他依旧是那个“有自己想法、有特点”的弟子。
从河北俱乐部叉着腰进来的自信少年,到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的顶尖选手,王楚钦的成长之路,正是“天赋+自律+韧性”的完美诠释。
![]()
“他还是往上走,思想上想拿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这就对了。”张雷的这句话,既是对王楚钦过往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的期许。
在乒乓球的道路上,王楚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高的山峰要攀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