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计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Shenzhen Jiwei Automations Ltd.
![]()
/ 关于计为/
自2019年起号开始,计为仪表公众号坚持“内容为王、服务至上”。
定期分享物位测量的核心干货:从原理解析、应用案例,到选型维护指导,既有通俗易懂的基础百科,也有深度剖析的研发思路和成功实践。
覆盖化工、电力、环保、食品、制药、建材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难点,助力每一位技术人快速成长。
喜欢就请点赞+转发,让更多同行一起来交流!
在大多数液压系统中,人们更关注泵、阀、油缸这些“核心”部件,而液压软管往往被视为配角。实际上,液压软管承担着传输高压油液、吸收振动、补偿位移等多重功能,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系统是否可靠、安全和高效运行。
液压系统出现泄漏、压力波动、动作迟缓甚至软管爆裂,最终带来停机、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其中相当一部分问题,都与软管选型、布置和维护不当有关。
理解液压软管的结构、性能和工程应用细节,对设计和维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
一
液压软管的基本结构
由内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构成。
内胶层与液压油直接接触,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油性和耐温性;
增强层决定软管承受的压力能力,常见形式包括钢丝编织与钢丝缠绕,不同结构对应不同压力等级;
外胶层承担着保护作用,需要抵御紫外线、臭氧、磨损以及外界冲击。
虽然结构看似简单,但每一层材料与工艺都影响软管的寿命与性能。
![]()
在工业系统中,液压软管通常遵循SAE、ISO 和 EN等标准。例如 SAE 100R 系列定义了不同结构的软管层数和压力等级,而 ISO 18752 则更加关注软管在脉冲、高温等条件下的整体性能。
对于工程师而言,了解软管属于哪类标准,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耐压能力、耐用性和适用工况。
二
软管的正确选型
需要综合考虑压力、温度、介质、弯曲半径和安装空间。
很多现场问题往往源于“压力只看工作压力”,但忽略了脉冲压力、环境温度以及软管弯曲状态。
例如软管离泵太近,高温会加速老化;
软管弯曲半径过小,会导致增强层疲劳断裂;
软管过长会导致振动放大、连接点受力异常;
软管的介质不兼容,会导致内胶层溶胀或硬化。
正确的布管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工程师根据空间、运动方向、压力波动和维护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三
软管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维护中,软管的失效形式具有明显规律性,常见情况包括:
外胶层磨损:
多见于软管与结构件摩擦,应通过合理布置或使用防磨套来避免。
根部开裂:
多因为软管在接头附近弯曲过急,应确保接头处有足够直线段。
钢丝腐蚀:
外胶层破损导致湿气进入增强层,使软管压力能力快速下降。
爆裂:
通常是超压或者疲劳造成,使用不满足压力等级的软管是主要原因之一。
橡胶老化:
高温、臭氧、紫外线都会导致软管硬化、开裂,这是现场常见隐患。
![]()
四
软管安装
在软管安装方面,有几个工程师必须特别注意的原则:
软管不能扭转,接头处必须保留直线段,不可紧贴弯曲;
布置时应留出热胀冷缩余量,需要避免软管处于极限运动状态;
避免软管悬空长距离摆动,需要支撑或限制;
安装前必须清洁内部,避免杂质进入系统;
连接时应使用正确的夹具和扭矩,不可暴力敲击。
五
软管维护
液压软管的寿命通常远短于泵和阀,因此系统中应建立软管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定期检查是必要手段,尤其是表面龟裂、硬化、鼓包、渗油、钢丝裸露等迹象,一旦出现就必须尽快更换。对于关键设备,可以采用提前预防性更换制度,避免在高负荷运行中突然故障。
六
软管技术趋势
随着设备压力等级的提升,液压软管技术也在不断进化。更高耐温、更耐脉冲的材料,更耐磨的外层,更轻质的结构,以及智能监测软管疲劳的传感器技术正在逐步普及。
未来的液压软管不仅是压力通道,还将成为系统健康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
结语
对于液压工程师而言,软管的选型、安装和维护不是“可选项”,而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基石。
一个看似普通的软管,往往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远超预期。掌握液压软管的工程知识,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并提升设备安全水平。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工程师少走弯路!
PROFILE
计为技术工程师
陈工
![]()
陈工,是计为自动化资深工程师,长期专注于液位测量设备的现场应用与技术改进,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曾多次参与石化、电力等行业项目,对雷达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等仪表的选型、安装与故障分析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解决密封、振动、温差等极端工况下的安装问题,帮助客户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测量可靠性。
![]()
![]()
![]()
计为专注于物位测量仪表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50+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封面丨小黄
文字丨陈工
图片丨阿刀
审核丨小田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图片和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