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后,刘彻醒过味儿来,对儿子平反了,但对卫子夫并没有什么措施,这也符合皇家的情感剧本儿。
![]()
汉武帝晚年,宠幸江充等人,而江充又和太子有恩怨,恃宠而骄,想尽办法陷害太子刘据,恩怨又被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利用。
最终,巫蛊之祸发生,太子鸣冤无门,不想坐以待毙,凭借太子印信和皇后印玺调兵诛杀佞臣。
汉武帝以为太子谋反,遂调兵遣将,镇压太子刘据,最终太子不敌,兵败逃亡。后来被发现踪迹后,太子不愿受辱,自杀而亡。
卫子夫被收走印玺后,知道没有什么好下场,也自缢而亡。由于此时汉武帝还没有察觉冤枉了刘据和卫子夫,就没有按照皇后规格厚葬卫子夫,只是匆匆掩埋。
不久后,汉武帝刘彻知道太子起兵并不是谋反,是当时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汉武帝追悔莫及。
![]()
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
又修建“思子宫”,在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
但对皇后卫子夫,并没有下令重新安葬。
自古皇家多无情,汉武帝当年宠幸卫子夫,不排除卫子夫年轻时貌美如花的样貌,但也有很多政治因素。
![]()
卫子夫弟弟卫青,以及后来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在当时是汉朝的两把尖刀,是汉武帝打击匈奴的两把利剑,出于抬高和尊重他们地位的考虑,也会更加宠爱卫子夫。
卫子夫又给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和第一个儿子刘据,母凭子贵,也会尊重卫子夫。
随着霍去病和卫青的先后去世,卫子夫也年老色衰,汉武帝开始宠幸李夫人等人,并重用李广利等李家外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舅子都像卫青那样争气,李广利打仗能力平平,多次损兵折将,甚至还导致李广的孙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人。
![]()
可是这时候并没有哪个将军再现卫霍的能力,汉武帝只能矮子里拔将军,不用也得用。
同样出于对李家的抬高,汉武帝宠幸李夫人,重用不争气的李广利。
对卫子夫和太子势力,则进行了压制。汉武帝因巫蛊之事儿等已经先对卫青的儿子们进行了打压,之后又杀掉他和卫子夫的两个女儿。
汉武帝连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不留情面,又怎么会对卫子夫有深厚感情呢?
![]()
帝王的感情,也是政治的一部分,也会为了政治而表现。
巫蛊之祸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后,汉武帝出于政治原因,对影响比较大的太子刘据进行了表示。
但当初薄葬的卫子夫,并不会产生太多的政治影响,汉武帝就没有什么表示,也没有安排重新安葬卫子夫。
其实,汉武帝除了对太子刘据有所表示,对卫子夫和刘据的孙子也没有重新放到皇宫。
刘据的孙子刘病已,最后是在民间长大的。
总之还是那句话,帝王的情感是为政治服务的,从概率上讲,越是伟大的帝王也是如此,不冷酷就不足以杀伐果断建立丰功伟绩。
对此,大家认为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