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速自动驾驶的时速上限从100km/h提升至120km/h,意味着技术门槛的指数级增长,也标志着行业向实用化迈出关键一步。近期,广汽昊铂成为全国首个拿到“时速120公里L3高速测试牌照”的车企,这张牌照不仅是对单一车型的认可,更是国内智能驾驶技术从“能走”向“稳走、快走”进阶的缩影。
![]()
此次承载测试任务的广汽昊铂A800,是广汽与华为深度绑定后的首款旗舰产物,其核心竞争力藏在“安全冗余”与“感知精度”两大技术支点里。不同于普通L2辅助驾驶的“辅助提醒”逻辑,L3级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下允许驾驶员脱手脱眼,这对系统可靠性提出了苛刻要求——一旦主系统失效,必须有备份系统立即接管并执行安全停车。昊铂A800搭载的八大系统冗余设计,从计算、通讯等“神经中枢”到转向、制动等“执行手脚”全面覆盖,相当于给驾驶安全上了双重保险,这也是它能支撑120km/h高速场景的核心前提。
如果说冗余设计是“安全底线”,那么34个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组成的“超视距眼睛”就是“体验上限”。这套包含4D毫米波雷达、高线束激光雷达的感知系统,能同时捕捉远距离障碍物、相邻车道车流轨迹甚至路面细微起伏。配合华为乾崑智驾ADS 4(参数丨图片)的WEWA架构,系统能通过云端“世界引擎”模拟鬼探头、前车急刹等极端场景,提前优化决策逻辑,这让120km/h的高速行驶不仅安全,更能减少急刹、犹豫等影响体验的情况。这种“硬件打底+软件赋能”的模式,恰好解决了此前行业“感知不足不敢快,算法滞后易误判”的痛点。
从行业视角看,这张牌照的意义远超企业荣誉。此前多数L3测试集中在时速80-100km/h区间,与国内高速普遍120km/h的限速存在差距,导致技术落地时面临“场景不匹配”的尴尬。昊铂的突破让L3技术终于能贴合主流高速行驶需求,也为后续法规完善、保费制定提供了真实路测数据。而广汽星灵安全体系与华为智驾技术的融合,更给出了“车企造壳+科技公司赋能”的合作范本,为行业技术迭代提供了新思路。
11月21日的广州车展2.2馆,昊铂A800将首次公开亮相。届时消费者看到的不仅是一款新车,更是即将走进生活的高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当“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平稳跑高速”从概念变为可测试的现实,国内智能驾驶的实用化时代,已经触手可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