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涉台挑衅言论且拒不撤回,其行为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不仅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也严重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来源:央视新闻)
对此,央视新闻国际时事评论栏目《世界周侃》明确指出,既然高市拿台湾问题“搞事”,那就是时候谈谈“琉球问题”了。10月9日的联合国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让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一件被刻意掩盖的历史真相,又重新回到了国际关注之下。冲绳的历史是日本最不敢直面的“痛处”所在。
对二战战后秩序做出安排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指出,日本领土仅限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和周边小岛,并未提及琉球。二战后冲绳被美国“托管”,1951年《旧金山和约》第三条确立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施政权,但并没有明确主权归属。1971年美日私自签订《冲绳返还协定》,将冲绳施政权“归还”给日本,但其主权归属还是悬而未决。联合国至今都没有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回溯历史,琉球本是独立王国,自明清起便与中国保持特殊友好关系,直至19世纪70年代,才被日本以极不光彩的做法强行吞并,废王灭国,由琉球国而沦为日本的冲绳县。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开罗会议期间,曾多次提议将琉球交中国管理,足见国际社会对琉球非日本领土的认同。
琉球与中国的历史联结,不仅存于法理文书,更镌刻在福建各地的文化遗迹中。明清时期,两地通过朝贡贸易、文化交流、海难救援等形成深厚纽带,留下诸多见证。
![]()
柔远驿(来源:福州日报)
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琯后街的柔远驿,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是明清时期专门用于接待琉球朝贡使团与贸易人员的场所。“‘柔远驿’之名取自《尚书·舜典》中的‘柔远能迩’,寓意‘优待远人,以示朝廷怀柔之意’。”如今,这里已被活化利用为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馆,陈列福州与琉球友好往来的史迹,向公众免费开放。
11月18日,福州市老年大学乡土历史文化课教师陈为集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福州市民习惯将此地叫作“琉球馆”,它此前是政府为接待琉球国贸易往来人口的招待所,后来存放了不少相关文物。
![]()
福州仓山区琉球墓园(来源:福州日报)
而在福州仓山区上渡街道,则有一座仓山琉球墓园静静矗立,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琉球墓群之一,安葬着10位明清时期来闽的琉球通商船员、商人,墓碑上的身份标注清晰可辨。11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墓园工作人员处获悉,这片文物保护地虽未对外开放,但常年有学者前来调研,成为实证中琉民间往来的重要遗存。
![]()
平潭琉球墓群(来源:福州日报)
此外,平潭钟门村的琉球墓群、泉州古城的明来远驿遗址、江南街道的王应元墓等遗迹,共同构成中琉友好交往的历史图谱,印证着琉球与中国不可分割的文化联结。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