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上为什么会有流不完的水?是山顶一直在下雨吗?

0
分享至

你小时候爬山,肯定见过那种从石缝里汩汩冒出来的泉眼,清澈见底,冰凉刺骨。

你当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水到底从哪儿来的?山顶又没下雨,这水怎么会一直流个不停?



站在山脚往上看,你能看到什么?树林、岩石、陡坡,看不见的是什么?是空气里那些正在往山上爬的水汽。

这事儿得从温度差说起。



山脚下30度,山顶可能只有15度,热空气轻,往上走,冷空气重,往下沉。

空气里的水蒸气跟着热气流往山顶爬,一遇到冷空气,马上就凝结成水珠。就像你夏天拿个冰瓶子,外面立刻挂满水珠,一个道理。

山顶那些树叶上、草尖上、石头表面,每天早晨都挂着密密麻麻的露水。这些露水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空气里的水汽冷凝下来的。一滴两滴不起眼,成千上万滴汇在一起,就成了细细的水流。



再说降雨。

平原地区下雨,雨水落地就散了,山区不一样,地形像个漏斗,四面八方的雨水全往沟谷里汇。一场雨下来,表面看着不大,山里收集到的水量可能是平地的好几倍。

高海拔地区更狠。

4000米以上有冰川,冬天积雪,夏天融化,这些融化的雪水才是真正的"水源头"。你去看那些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全在青藏高原。那里的冰雪融水,流淌几千公里,养活了中国一半的人口。



水往低处流,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水还会往山上"爬"——以水蒸气的形式。爬到山顶,凝结成水,再往下流,这个循环一天24小时不停歇。



现在咱们往山里钻,看看地底下藏着什么。

挖开表层的枯叶和腐殖质,下面是松软的土壤层,再往下,是碎石和砂砾,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实是个巨型蓄水池。



土壤里有无数细小的孔隙,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这些孔隙往下渗,森林土壤的孔隙度能达到50%以上。什么概念?一立方米的土,能吸半立方米的水。

植物根系在土里不停地生长、死亡、腐烂,每一次循环都会让土壤变得更疏松,孔隙更多。树活着的时候吸水,死了之后还在帮忙蓄水,这账算得明白。

雨水渗到一定深度,会遇到一层不透水的岩层。可能是黏土,可能是页岩,可能是完整的花岗岩。

水渗不下去了,就开始横着走,在这个不透水层的上方,慢慢积累,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水层。

这个地下水层有个专业名词,叫"潜水"。注意,不是你理解的潜水,是"潜藏的水"。

水面有高有低,跟着地形起伏,山顶的地下水位高,山脚的地下水位低,水就顺着这个坡度,慢慢往山下流动。



流动速度慢到什么程度?在土壤孔隙里,一滴水可能要走一年才能移动几米。

在岩石裂隙里,速度会快一些,一天能走几十米,这个速度让地下水有充足的时间过滤杂质,所以山泉水特别干净。

不同的岩层储水能力差别巨大。砂岩和石灰岩孔隙多,能储大量的水;花岗岩致密坚硬,储水主要靠裂隙;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玄武岩,内部全是气泡状的孔洞,简直就是天然海绵。

土壤厚度也关键。

40厘米厚的土层,每平方米能储存50多升水。一座山头几百公顷的森林,算下来能储存几百万立方米的水。这个量级,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



地下水不是死水一潭,它在土层和岩层之间不停地流动、交换。山顶补给,山腰蓄积,山脚排泄,整个山体就是一个活的、会呼吸的水系统。



地下水藏得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从某个地方冒出来?

最常见的原因,地形切割。



山沟不是一天形成的,流水年复一年地冲刷,把地面切出一道深沟,沟越挖越深,终于挖到了地下水层。水被"曝光"了,没办法,只能流出来,这种泉叫下降泉,山区最常见。

另一种情况,不透水层被切断了。

地下水顺着不透水层往下流,流着流着,前面的路断了。可能是岩层断裂,可能是侵蚀作用。水流不过去,只能往上涨,涨到高出地面,就成了泉。

你在山腰看到那种从石缝里喷出来的泉水,十有八九就是这个原理。水在地下憋着,压力越来越大,找到一个薄弱点,噗地一下就喷出来了。

还有一种更特殊的,上升泉。



这得具备两个条件:下面有个含水层被夹在两层不透水岩层中间,而且这个含水层有坡度。

山顶那边的水不断渗入,给这个夹层加压,山脚这边如果有个缺口,水就会在压力作用下自己往上涌。

就像你拿根管子,一头接在高处的水桶里,另一头放在低处,只要管子是满的,低处那头的水就会自己往上喷。这是物理学上的连通器原理。

地质构造对泉水影响巨大,断层带是泉水的高发区。

岩层断裂的时候,会形成很多裂隙通道,地下水沿着这些通道快速流动,在断层露头处集中涌出。所以地质学家找水源,第一件事就是找断层。



泉水的流量不是恒定的,雨季水多,旱季水少。地下水位高的时候,泉水流量大。地下水位低的时候,小泉眼就干了。大泉眼能撑得久一些,因为它背后连着更深、更大的地下水库。

有些泉水是间歇性的,隔一段时间喷一次,像喷泉。这种泉底下往往有个天然的U型管结构,水慢慢积蓄,积到一定高度,虹吸作用启动,水一下子全喷出来。喷完了,再慢慢积蓄,再喷,周而复始。



现在把前面说的串起来,你就能看清整个系统是怎么运转的。



第一步:降水和凝结。空气里的水汽在山区凝结成雨、雪、雾、露,这是输入端。

第二步:地表拦截和渗透。树冠、枯叶、土壤层层拦截,让水慢慢渗入地下,快速的地表径流少了,缓慢的地下渗透多了。

第三步:地下蓄积和流动。水在土层和岩层孔隙中储存、过滤、流动,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第四步:泉水出露和汇流。地下水在山腰、山脚涌出,形成溪流,多条溪流汇聚成河。

第五步:蒸发和蒸腾。河水、湖水蒸发,植物叶片蒸腾,水汽重新回到空气中。

整个循环又回到了起点,这是个封闭的系统,水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增加。



干旱季节,河里还有水流,靠的就是地下水补给。地下水像个缓释胶囊,雨季吸饱了水,旱季慢慢释放,这种调节作用让河流常年不断流。

破坏森林,这个系统就乱了,没了树木的拦截,雨水直接冲刷地表,来得快,去得也快。地下水得不到补给,泉眼一个个干涸,旱季的河流断流,雨季的洪水泛滥。

山地水系统有个特点:垂直分带。海拔不同,温度不同,降水不同,植被不同,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也不同。山顶靠雪水和凝结水,山腰靠雨水渗透,山脚靠地下水汇集。

这个系统还有自我修复能力。

小规模的干扰,比如砍几棵树,挖个小坑,影响不大,系统能自己调整,恢复平衡。大规模破坏就不行了,整片森林被砍光,土壤被冲走,岩层裸露。想恢复,至少要几十年上百年。



人类活动对山地水系统的影响正在加剧。修路、采矿、建水库、开发旅游,每一项都会改变水的流动路径。有些改变是好的,比如水土保持工程。有些改变是灾难性的,比如过度开发。

科学家在研究山地水系统的时候,会用到很多监测手段。埋设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变化,安装流量计,记录泉水流量,采集水样,分析化学成分。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推算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现在你明白了吧,山上的水不是凭空来的,是一整套精密的自然系统在运转。

大气循环把水送到山上,土壤和岩层把水储存起来,泉眼把水释放出来。这个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歇。

下次你在山里看到泉水,可以蹲下来仔细看看。这些水可能在地下走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从你眼前的这个石缝里冒出来。它们见证了整个山地水系统的运转,也养活了山下的无数生命。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日关系紧张:日本电影却在中国夺冠,票房井喷青少年疯狂观影!

中日关系紧张:日本电影却在中国夺冠,票房井喷青少年疯狂观影!

影像温度
2025-11-17 11:27:12
突然反转了!限制锗和镓出口后,荷兰:我们被“坑惨”了

突然反转了!限制锗和镓出口后,荷兰:我们被“坑惨”了

疯狂小菠萝
2025-11-19 14:46:15
浓眉仅打5场+汤神得分新低!独行侠被曝全面重建,交易已成定局

浓眉仅打5场+汤神得分新低!独行侠被曝全面重建,交易已成定局

奕辰说球
2025-11-19 11:24:21
人社部:技能等级挂钩薪资

人社部:技能等级挂钩薪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3:23:13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52:40
官宣!不打了!再见吧,莫兰特

官宣!不打了!再见吧,莫兰特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19 15:25:16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田先生篮球
2025-11-18 22:32:34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随着中国香港1-2出局+印度垫底,亚洲杯24强定20席:国足早早晋级

侃球熊弟
2025-11-19 03:22:46
赴日旅游男子称:不在乎政府呼吁,花钱是其自由,认为日本很安全

赴日旅游男子称:不在乎政府呼吁,花钱是其自由,认为日本很安全

扶苏聊历史
2025-11-19 10:00:55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光子:抱歉,我一瞬间就能到地球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光子:抱歉,我一瞬间就能到地球

宇宙时空
2025-11-18 09:43:25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全运会女排最牛夫妻教练,丈夫带队夺冠,妻子带队已冲进决赛

全运会女排最牛夫妻教练,丈夫带队夺冠,妻子带队已冲进决赛

老高说体育
2025-11-19 11:45:26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日本官员来华磋商后,中国立场改变,再叫停两件事

星辰夜语
2025-11-18 20:35:15
国产光刻胶上市暴涨310%!

国产光刻胶上市暴涨310%!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11-19 12:45:39
055抵近日本!解放军报:若武力介入,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055抵近日本!解放军报:若武力介入,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青辉
2025-11-19 15:08:59
斯普利特:让杨瀚森次节出场是计划好的,他能带来不同的打法

斯普利特:让杨瀚森次节出场是计划好的,他能带来不同的打法

懂球帝
2025-11-19 15:57:15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3:44:44
2025-11-19 16:23:00
星瑾
星瑾
广州星瑾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6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时尚
教育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冬天出门的底气,袜子给的

教育要闻

难倒大学生家长,小学思考题,10÷0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