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阳)11月16日,历史学者、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纪连海打卡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当天,纪连海参观了项羽戏马台和户部山古民居,在银杏树下他感慨道:很多地方打卡都是匆匆走过,但是户部山是可以坐下享受生活。
![]()
每年秋末冬初,当凉风掠过戏马台的飞檐,徐州人便会去户部山郑家大院去看那棵古银杏树。500年的树龄,身姿优美,杏叶正黄。它曾沐浴过清代郑氏家族的荣光,也聆听过马市街的马蹄声响。
户部山,最初只是徐州南郊的一座小荒丘,因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时,在此笼山络谷,以观将士戏马,遂谓之戏马台;复因明天启四年大水,户部分司迁署于其上,又称之为户部山。
在户部山上兴建土木工程并非易事,地基难做,建设成本高,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因此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这句俗语因此流传开来。
![]()
“一座户部山, 半部徐州史。”徐州市户部山明清建筑保护中心主任、徐州市戏马台管理所所长解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户部山明清古民居是徐州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也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南北文化交融的古民居建筑群。明末清初,户部山四周陆续建起城垣、寨门,时称小南城。清代起,一些达官显贵开始这里营建住宅,逐渐发展成为各类深宅大院林立的城外之城。
据介绍,户部山古民居是古城徐州明清数百年历史的见证。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成为如今徐州“彭城七里”文脉的核心载体,也是徐州楚汉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的荟萃地。
时过境迁,如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院落有十三个,古民居五百余间。从户部山山腰俯视山脚,崔家大院、余家大院,翟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婉约秀美。
![]()
解勇介绍,体量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院落,要数崔焘故居。地处户部山西坡的崔焘翰林府,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扩建于道光年间,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有12个四合院,房屋150间,分为上下两院,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翟家大院“鸳鸯楼”的建筑形式非常惊艳,“鸳鸯楼”楼分为两层,上下叠压,利用其侧立面山坡的落差建成了这座朝向相背的二层楼房。楼内没有楼梯,楼房前后各开门,分别通往一高一低南北两座院落,反映了匠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聪明才智,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创新。这些建筑细节不仅是营造技艺的结晶,更是徐州文脉传承的“活化石”。
![]()
近年来,徐州市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古建筑群,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从汉文化旅游节、年俗文化节、南山思享会等耳熟能详的特色主题活动的持续举办,到杏会户部山、南山雅集等文化活动的不断推出,叶兆言、徐则臣、莫言、张新科等名家大咖的现场主题分享、见面会,进一步推动了徐州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