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皖南的“异类”,是徽派建筑里的“奇葩”,是藏在山里的“布达拉宫”!保存完好的300余栋土楼古朴壮观、气势恢宏,是古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混合的珍贵遗产,是东方生土建筑文化艺术的殿堂。这里是中国传统村落阳产,位于古徽州核心区域。
![]()
阳产土楼,坐落在安徽黄山歙县深渡镇阳产村,这里是皖南山区,阳产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寨。与传统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风格不同,阳产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青石和黄土,都是就地取材。而我们常见的徽州古村落的古民居大部分用的是“名贵”的茶园石和青砖以及优质木材。
![]()
从外观和颜色看一目了然,阳产土楼大多保留了泥土原本的土黄色,少部分外墙刷成了白色,土楼之间的街巷用石板或青石铺砌而成。土楼建在山坡上,平地稀少,所以每栋土楼的占地面积很小,高度都比较高,一般有两三层甚至四五层高,一栋栋土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极具地方特色。
![]()
阳产土楼是皖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土楼建筑群,对当前研究我国古建筑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阳产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村里人大都是郑姓后裔,郑姓始祖郑半洲再能公带领族人于宋代先由歙县迁移定潭而居,后来又迁到阳产。始祖是被阳产的地形吸引,这里四面环山,山泉清澈,古木参天,是块风水宝地。
![]()
因地形受限,阳产土楼的密度比较大,远眺非常壮观,一座座,一排排,一幢接一幢。无论是每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人与自然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古朴、壮观的人文画卷。
![]()
皖南农村自古有晒秋的习惯,每年中秋节以后,稻谷、黄豆、绿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收获以后,都会晒在房前屋后,五颜六色,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幅幅艳丽的图画,勾起无数人的乡村记忆,“晒秋”成了皖南最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
![]()
现在进入阳产村仅有一条很窄的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坡陡弯急,只有小型车辆可以行走。村里的人说在这条路建成前,他们进出村子全靠步行,有一条古道,从山下采购生活物资,不论大小件,甚至是家用电器等重物,都是靠一根扁担肩挑手扛上山的,非常不易。所以,阳产是一座藏在深山的古村落,藏得深才能如此原始。
![]()
很多外地朋友到歙县,目的地大都是徽州古城、樘樾牌坊群等景区,其实歙县境内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古村落。阳产土楼处于皖浙两省新安江旅游黄金线,附近还有坡山村、石潭村、深渡镇、霞坑镇等山水绝佳的古村古镇,都是赏秋、看云海的理想目的地,徽州地区山水相依,民风淳朴,秋天漫坡菊葵美如画。
![]()
交通提示:阳产土楼距歙县县城约四十公里,导航可直达,进村道路狭窄不熟悉路况上山比较难,自驾需要停车在山下停车场,乘坐旅游小商务车或者步行上山,进村不收门票,车费需要40元一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